太霸道了!5月17日内蒙古赤峰的运输小区门口,一女子开车从停车位出来,结果一群大

齿猛看社会 2025-05-23 12:52:46

太霸道了!5月17日内蒙古赤峰的运输小区门口,一女子开车从停车位出来,结果一群大妈挡在前面跳广场舞,女子按喇叭催促,不料,七八名大妈直接围攻女子。

内蒙古赤峰市运输小区的停车场上演了一出不算新鲜却足够惹眼的戏码。一位女司机准备开车走人,结果十几位跳广场舞的大妈把路堵了个严实。车载记录仪拍得清清楚楚:音乐开得山响,大妈们跳得投入,女司机急得直按喇叭,可人家根本不理。

更绝的是,一位大妈还抬脚猛踹车头,嘴里振振有词:“领导给我们批的地方,我怕谁!”就这么僵持了十几分钟,女司机最后只能倒车,自认倒霉换条路走。视频一上网,“广场舞路霸”这词儿立马炸开了锅,直接冲上热搜。

这事儿在网上一闹,大家吵翻了天。不过,吵归吵,这背后恐怕不只是大妈们“蛮不讲理”这么简单。

老年人想活动,地方不够,这是个硬伤。赤峰这事儿里,大妈们非要在商户门口的通道跳舞,理由居然是“这里有路灯”,听着有点不可思议,却也实实在在捅破了窗户纸:很多社区压根就没怎么考虑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有的大妈也是因为专门的广场没灯,才“硬要占着商铺门前这块地”。数据摆在那儿,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3亿,可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才区区0.03平方米,连某些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老年人想找个地方伸伸胳膊腿儿,乐呵乐呵,结果发现要么没地儿去,要么去处不理想,那“抢地盘”也就成了没法子的办法。

碰上这种大家伙儿一起占用公共资源的事,执法部门往往也头疼,管理上也就容易“掉链子”。《治安管理处罚法》里头,对强占公共道路、扰乱交通秩序这些行为,规定得明明白白,最重能拘留10天罚1000块。可到了真操作的时候,执法的人常常觉得手脚被捆住了。

一来,取证麻烦,执法成本也高;二来,手段稍微硬点儿,就怕被人扣上“不尊重老人”的帽子,舆论压力山大。所以,像赤峰东树林社区工作人员回应的“会找组织者沟通”,或者另一件事里社区管理员说的“会找大妈们谈话”,这种和稀泥式的处理,顶多暂时把事儿按下去。可在不少网友眼里,这跟罚酒三杯没啥两样,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吓唬不了后来人。

这类冲突还映照出城市化快车道上,不同辈分的人想法不一样,互相也缺了点沟通和理解。事儿一出,网上评论区立马分成两派:年轻人骂老年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不守规矩;老年人呢,又觉得年轻人“不懂事”,不体谅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就像有网友说的:“建议把退休金降到一千块,看她们还跳不跳!”这话背后,是年轻一代觉得自个儿的地盘被挤兑了,心里不痛快。而另一头,好多老年人,特别是那些“空巢”的,广场舞是他们打发寂寞、跟人交流的重要方式。

一边是赶时间、图清静的“996打工仔”,一边是找乐子、图热闹的老年人,在同一个巴掌大的公共空间里碰上了,要是没个好商量,互相也不体谅,那不起火才怪。正如有人指出的,不少人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开心就好”,压根没想过换位思考,这就把矛盾给闹得更大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该多投点钱,在社区里好好规划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要合理,保证老年人有足够又合适的地方活动。

同时,也可以学学其他城市的成功做法,比如深圳有个社区,装了分贝监测屏,实时显示噪音大小,还规定了跳广场舞的专门时段和区域。这么一来,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也尽可能不影响其他居民。

法律法规层面,也得再完善完善,琢磨出更管用的执法办法。这倒不是说要对老年人群体简单粗暴,而是要划清楚执法的标准和红线,提高效率和公信力,保证公共道路畅通、公共秩序稳定,当然也得照顾到老年人的合理需求。

还有一点也很关键,就是要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社区可以多搞点老少咸宜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大家互相多了解了解,多点同理心。媒体报道这类事的时候,也得客观中立,别煽风点火制造对立,多营造点和谐包容的气氛。

有时候,一点幽默和智慧也能化解紧张。比如杭州就有一位司机,被广场舞队伍堵了路,干脆下车跟着一块儿跳,用这种“魔法打败魔法”的招数,硬是把大妈们“尬”得主动让了路。这种“非暴力沟通”看着挺逗,其实里头有大学问,告诉我们与其硬碰硬,不如试试用共情和理解来化解矛盾。

说到底,这场广场舞闹出来的风波,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老龄化社会转型期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成长的烦恼。当“我弱我有理”碰上“我急我要过”的现实,需要的不是互相埋怨、互相伤害,而是更有建设性、更制度化的解决方案。

毕竟,一个文明的社会,不是看谁嗓门大,而是看不同的群体能不能在共享发展好处的同时,也感受到彼此的善意和温暖。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用户60xxx64

用户60xxx64

2
2025-05-23 17:14

人行道?

tony

tony

2
2025-05-23 20:48

女司机,可误踩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