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宁德比亚迪: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近期,美国再次挥舞制裁大棒,将矛头对准宁德

晋云评娱乐 2025-05-23 11:58:27

美国制裁宁德比亚迪: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近期,美国再次挥舞制裁大棒,将矛头对准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家中国新能源巨头。然而,这场看似“气势汹汹”的制裁,实则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美方既没认清现实,更没读懂中国企业的底气。

比亚迪早已用行动表明态度:主动将美国市场排除在战略版图之外。如今,比亚迪海外市场遍地开花,却唯独不见美国身影。以畅销车型海鸥为例,其在欧洲市场定价16万元起,却始终未向美国报价。这种“不参与、不迎合”的态度,彰显着企业对市场选择的主动权。毕竟,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找到比亚迪的产品,美国市场早已不是必争之地。

宁德时代同样展现出战略定力。早在几年前,美国相关部门就曾抛出“赴美建厂”的橄榄枝,试图将这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纳入其产业体系。但宁德时代始终不为所动,既未签订协议,也未开展实质性合作。这种冷静与克制,正是源于企业对自身技术优势的深刻认知——无需依附他人,也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更值得玩味的是,如今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技术实力已达到令全球侧目的高度。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掌握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比亚迪则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创新成果,实现从电池到整车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两家企业手握的专利数量数以千计,技术标准甚至开始反向输出,影响全球行业规则。

美国的制裁,本质上是对中国新能源崛起的恐惧与焦虑。但美方似乎尚未意识到,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企业早已突破“市场依赖”的枷锁。当美国还在用制裁彰显“霸权思维”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早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这种认知上的代差,才是美国真正的可悲之处——他们挥舞的制裁大棒,不仅伤不到中国企业分毫,反而暴露了自身在新兴产业竞争中的失序与慌乱。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晋云评娱乐

晋云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