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冬,张灵甫回家后对妻子说想吃饺子,妻子听后转身去后院割韭菜,可谁知就在这时,张灵甫突然拔枪射击,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国军团长古城杀妻案”。 1935年冬天的西安,一声枪响打破了古城的平静,张灵甫在家中开枪射杀了妻子吴海兰,这起案件迅速传遍街头巷尾。 张灵甫是国民党军中胡宗南麾下的上校团长,1933年在四川广元迎娶了年轻的中学生吴海兰。两人起初被认为是郎才女貌,但婚后张灵甫驻军汉中,吴海兰留在西安,两地分居让他们的婚姻逐渐出现裂痕。 吴海兰倒在自家后院的血泊里,命案却被当地警察草草定为家庭纠纷,想赶紧了事。她的哥哥吴正有咽不下这口气,妹妹死得不明不白,他一纸诉状递到西安妇女协会,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的浪潮让真相藏不住,协会把事情捅到张学良夫人于凤至那儿,最后连宋美龄都惊动了。 国民党官方对外宣称,张灵甫因为听到同事议论吴海兰与一名西装男子关系亲密,一怒之下失了手。但多年后,他第三任妻子王玉龄却爆了个大料:真相没那么简单!吴海兰不小心瞥见了张灵甫的机密军事文件,那可是国共对峙的紧要关头,张灵甫疑心病犯了,觉得妻子可能跟共产党有瓜葛,猜忌和偏执一上头,就酿成了悲剧。 案件进入军事法庭审理,胡宗南以中央军管辖权为由,多次阻挠地方执法。法庭上,坐着的多是张灵甫的同僚军官,审判过程明显偏向他。蒋介石虽然公开批评张灵甫败坏军纪,但最终默许了轻判。张灵甫以身体患病为由提交申诉,原本的死刑判决改为监禁,司法程序成了权力博弈的工具。 抗战爆发后,张灵甫被允许以戴罪立功的名义重返军队。他很快恢复了军职,继续在国民党军中担任要职。这样的处理方式,清楚地显示出国民党内部军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实,一个杀人凶手仅凭军功就能洗刷罪名。 张灵甫后来率领整编74师进入解放区,部队的所作所为却远非正义之师。在孟良崮战役期间,为了强迫百姓交出粮食,74师士兵烧毁村庄,枪杀反抗者,甚至连孕妇和儿童都不放过。所谓就地补给的命令,实际上是纵容士兵抢掠民财,村庄被毁,哀声遍野。 张灵甫被国民党宣传为抗日名将,流传着他抱机枪冲锋、率队夺取张古山的英勇事迹。但档案记录显示,1937年淞沪会战最激烈的九月,他还在武汉整训部队,根本未参与前线作战。1938年万家岭战役中,攻占张古山的主力是其他将领,张灵甫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作战报告中,这些战功多为后人夸大。 张灵甫的个人生活同样问题重重。他有三段婚姻,第一任妻子邢凤英被他冷落乡间,第二任妻子吴海兰死于枪下,第三任妻子王玉龄在他死后远赴美国艰难谋生。他的冷漠和残忍,不仅体现在战场,也延续到家庭之中。 吴海兰的死和张灵甫的轻判,折射出国民党政权的深层问题。军权高于法律,袍泽情谊盖过公平正义,普通人的诉求在特权面前毫无分量。西安妇女协会的抗议,最终未能改变制度的偏袒,这起案件成了国民党腐朽的缩影。
1930年,蒋介石乘专列前往前线视察,被西北军大队骑兵包围。危急时刻,一个团长率
【2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