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诸葛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既然败局已定,与其飞往台湾不如南下干掉越南…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5-23 08:37:42

1949年小诸葛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既然败局已定,与其飞往台湾不如南下干掉越南……  1949年,国共内战打到最后关头,国民党那是真不行了。解放军三大战役加上渡江战役,把国民党打得满地找牙,蒋介石一看这架势,收拾包袱准备跑台湾苟着。可就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白崇禧跳出来,扔了个让人脑子嗡嗡响的建议:与其缩在台湾那个小岛上,不如带兵南下,灭了越南的胡志明,把越南抢过来当跳板,将来再杀回大陆。这话一出,够大胆,也够离谱,但细琢磨还真有点门道。 白崇禧是谁?国民党里响当当的“小诸葛”,广西桂林人,回族出身,早年跟李宗仁搭档,号称“李白”,在北伐和抗战里都露过脸。到了1949年,他眼瞅着大陆没戏了,觉得再硬扛就是白搭。可他不甘心就这么认怂,琢磨着与其去台湾那个孤岛上等死,不如另辟蹊径。越南这地儿,跟广西、云南挨着,山多路险,好守不好攻,关键是当时乱得一塌糊涂,胡志明带着越共跟法国人打得正欢。白崇禧心想,国民党这帮残兵败将要是能趁乱插一脚,没准儿还能翻盘。 这计划听着玄乎,但白崇禧还真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首先,越南的地势太关键了,跟中国接壤,占了那儿就能随时盯着大陆,找机会反扑。其次,1949年的越南是个大乱摊子,法国人想保住殖民地,胡志明想搞独立,两边打得不可开交。白崇禧觉得,国民党要是趁这机会杀进去,跟当地的反共势力勾搭一下,说不定能把胡志明挤出去,自己取而代之。再说了,他当年抗战时跟越南打过交道,地形民情多少有点数,心里有点底。 可蒋介石听完这建议,压根儿没当回事儿。蒋介石不是没脑子,他也知道白崇禧有点能耐,但这老兄是桂系的,根基不完全在自己这边。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蒋介石跟桂系向来尿不到一个壶里,尤其这时候,他更怕白崇禧借着南下越南的机会拉队伍、抢地盘,自己反倒被架空。再者,蒋介石那会儿一心想保住自己的嫡系部队,退台湾起码能把权力攥手里,南下越南这事儿风险太大,他不敢赌。 国际上的情况也让这计划泡了汤。1949年,越南还是法国的地盘,胡志明跟法国人干得正激烈,国民党要是横插一杠子,法国人能乐意?更别提美国了,美国那会儿是国民党的金主,可心思都在冷战上,根本没空搭理蒋介石在东南亚瞎折腾。蒋介石掂量了一下,没美国撑腰,这仗没法打,干脆就pass了白崇禧的馊主意。 还有个现实问题,国民党那时候啥情况?兵没士气,钱没多少,装备也稀烂,真要南下越南,拿啥跟胡志明干?胡志明那帮人可是打游击的老手,越南那地形又复杂,国民党这群散兵游勇去了,估计就是送人头的份儿。白崇禧脑子活,可手里的牌太烂,计划再牛也没用。 蒋介石最后还是拍板去了台湾。1949年12月,他从成都飞到台北,白崇禧也没啥办法,月底从海南岛跟着跑了过去。到台湾后,白崇禧日子不好过,没实权,顶多挂个战略顾问的虚职,天天被特务盯着。1966年,他在台北因为心脏病死了,73岁,算是黯然收场。 这事儿搁现在看,真是挺唏嘘。白崇禧这人吧,脑子不笨,也有野心,可惜生不逢时,摊上个内忧外困的烂摊子。他那南下越南的计划,说白了就是困兽犹斗,国民党那时候已经病入膏肓,啥招儿都救不下了。蒋介石也不是啥英雄人物,疑心重,格局小,宁可缩在台湾苟活,也不肯冒险一把。两人都不是啥正面典型,但这故事确实挺耐人寻味。 再往深里说,这计划要是真干成了,会咋样?越南那地儿后来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美国人都在那儿栽了跟头,国民党这帮人真去了,能讨着好?还有,国际社会能坐视不管?估计少不了被骂成侵略者,国民党最后那点脸面都没了。不过话说回来,历史没如果,咱也只能YY一下。 白崇禧这建议,放到当时是个孤注一掷的险招,透着股子无奈和不甘。国民党败局已定,谁也回天乏术,可这“小诸葛”还是想搏一把,多少有点不服输的劲头。可惜,蒋介石不买账,国际形势也不允许,这计划就这么胎死腹中,留下一堆“要是”的念想。

0 阅读:304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