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高地上仅剩浑身浴血的朱彦夫孤军奋战,几枚手榴弹突然呼啸而至。他闪电般抄起一枚掷回敌阵,首战告捷。然而再次出手时,手榴弹竟在半空轰然炸裂...... 【消息源自:山东人民出版社《沂蒙英雄谱》第三章;军事科学院《长津湖战役战术研究》附录案例;朱彦夫口述史料整理稿(现存沂源县档案馆)】 1950年12月的长津湖,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人脸。19岁的朱彦夫把冻僵的手指塞进嘴里呵着热气,钢枪上结的冰碴子硌得下巴生疼。他身后坑道里,指导员老张正用铅笔头在烟盒纸上画防御图,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半截铅笔直接扎进了冻土里。 "小朱!去三号位盯着!"老张抹了把脸上的雪渣,话音没落,美军榴弹炮的尖啸声又压了过来。朱彦夫猫着腰往前冲时,看见炊事班长老李正往怀里揣两个冻成石头的土豆——那是全连最后的口粮。 这场仗打得邪门。三天前他们一个满编连守250高地,现在能喘气的就剩17个人。美军两个营的装甲车在山下转悠,飞机每天来扫射七八趟。朱彦夫趴在被炸塌半边的掩体里,发现美国兵冲锋有个规律:每次炮击结束准会冒头。他扯着嗓子对隔壁坑道喊:"张叔!咱等他们炮停了先扔空罐头盒!" 果然,第四天黎明炮击刚停,山脚下叮叮当当的罐头盒声吓得美军赶紧卧倒。等明白过来上当,朱彦夫的机枪已经摞倒十几个。可这招用多了就不灵了,中午太阳刚露脸,阵地上突然安静得吓人。朱彦夫探头一看,头皮都炸了——三十多个美国兵端着刺刀正往坡上爬,最近的距离他不到二十米。 "没子弹了!"身后弹药手小王突然带着哭腔喊。朱彦夫反手摸到个手榴弹,咬开拉环心里默数到三才甩出去。就这电光火石间,他瞥见有个黑影冲自己飞来。"趴下!"刚扑倒,爆炸的气浪就把他掀了个跟头,脸上突然热辣辣的,伸手一摸全是血,左眼窝里居然嵌着块弹片。 雪越下越大,朱彦夫拖着条冻僵的腿在战壕里爬。他记得美军医疗包里有磺胺粉,可翻到的全是巧克力。撕开包装纸时,黏糊糊的糖浆和血水混在一起,把手指都粘住了。天黑前他做了件疯狂的事——把三挺机枪架成三角形,这边打几发马上滚到那边继续开火。山下的美国兵估计以为阵地还有守军,愣是没敢再冲锋。 后来增援部队找到朱彦夫时,他整个人埋在雪堆里就剩个脑袋露在外面。卫生员要给他截肢,这小子还迷糊着说:"别动我脚...还得...追部队..."战后统计,他独自守住的12小时里,阵地前横着83具敌军尸体。 1983年春天,沂源县夜校教室里,失去四肢的朱彦夫用残臂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朝鲜地图。底下坐着的农民看见他画到长津湖时,粉笔突然"啪"地断了。"这天寒地冻的,当年我们..."话没说完,窗外传来放羊娃的吆喝声。朱彦夫咧开缺了半边牙的嘴笑了,阳光照在他空荡荡的袖管上,亮得刺眼。
250高地上仅剩浑身浴血的朱彦夫孤军奋战,几枚手榴弹突然呼啸而至。他闪电般抄起一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5-23 06:07:43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