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18天就结婚,索要彩礼13.8万婚后拒绝夫妻生活,且婚后仅14天就玩消失男方

花娘说案 2025-05-22 23:36:59

相识18天就结婚,索要彩礼13.8万婚后拒绝夫妻生活,且婚后仅14天就玩消失男方无奈诉至法院要求退婚退彩礼女子:同意离婚,但不退彩礼。

5月15日,河北一名30岁男子史先生,眼看到了结婚的年纪,却迟迟没有合适的对象。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30岁的史先生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一直没有结婚,父母也为他很着急。

于是史先生一年前,也就是2024年,找到了村子的媒人,想要媒人给他物色一名合适的对象。

经媒人介绍,他认识了张某。或许是渴望摆脱单身,两人见面几天,史先生就动了结婚的念头。张某一听,倒也爽快,顺水推舟让媒人来商议婚事。从8月11日初识,到8月29日领证,不过短短18天。张某也如愿拿到了史先生东拼西凑的13万8889元订婚礼和彩礼。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笔钱无疑是笔巨款,可为了成家,史先生还是咬牙认了。

然而,婚后的日子并不如史先生所愿。虽然成了合法夫妻,10月6日也办了婚礼,但张某却总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与史先生同房。更蹊跷的是,在新家才住了两周,张某就说按当地风俗要回娘家,从此一去不返,连面都不肯见。

史先生好话说尽,希望妻子回家,张某却反过来指责史先生没把所有收入上交。这婚姻从头到尾透着古怪:相识神速,彩礼畸高,婚后疏离,还惦记着男方的钱袋子。史先生渐渐回过味儿来:自己怕是掉坑里了。万般无奈,他只得把新婚妻子告上法庭,要求离婚并返还彩礼。出人意料的是,张某同意离婚,却咬死不退彩礼。

法院一查,张某的底细浮出水面。原来,在史先生之前,张某已经因为类似的事情两次被告上法庭,剧情如出一辙:男方起诉,理由都是婚后不久女方就卷款跑路,拒不退还彩礼。这哪是什么婚姻不合,分明就是一套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套路是怎么玩的呢?

首先,精准拿捏大龄未婚男性急于结婚的软肋。在一些地方,男人到了年纪不结婚,确实容易被人瞧不起,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压力,让他们在择偶时容易降低标准,甚至对一些危险信号视而不见,只求赶紧“完成任务”。骗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自己包装成救星。

其次,速战速决,不给深入了解的机会。史先生和张某从认识到领证才18天,这么短的时间,哪够培养感情,更别说看清对方底细了。骗子深谙夜长梦多,用闪婚让男方在“热恋”的头脑发热中掏钱。

接着就是索要高额彩礼。在某些攀比成风的环境里,彩礼被异化成了衡量女方身价和男方诚意的砝码。有人一边喊着尊重女性,一边又把自己明码标价,觉得彩礼越高越有面子,这种扭曲的观念,恰恰给骗子们递上了刀子。一旦天价彩礼到手,骗子的主要目的就达到了。

婚后,自然是想方设法不履行夫妻义务,制造矛盾,为卷款跑路做铺垫。张某那些身体不适、回娘家、不上交收入就拒绝见面的借口,每一步都像是算计好的。她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过日子,而是尽快捞钱脱身。

更关键的是,她们还懂得钻法律的空子。婚姻诈骗和普通诈骗罪,在法律认定上有点麻烦。因为夹杂了彩礼、婚姻关系这些民事行为,案子往往被定性为婚姻财产纠纷,而非刑事诈骗。这就导致,即使骗子行径恶劣,大多也只是判决返还财产,刑事责任却很难追究。

张某能接二连三得手,正是因为违法成本低,收益却高得吓人。有句话说得好,巨大的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

史先生还算幸运,法院最终判决双方离婚,张某全额返还彩礼。但就像网友说的,查到的就有三起,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诈骗了。可法律程序的复杂和取证的困难,让很多受害者只能吃哑巴亏。

那么,普通人怎么才能不踩这种坑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婚前交往的时间拉长一点,给足彼此了解的机会。婚姻是人生大事,急不得。别因为年龄大了或者旁人催,就稀里糊涂把自己交代了。对方的人品、家庭、消费观,都得看清楚。时间是块试金石,很多伪装在它面前都藏不住。

理性看待彩礼。彩礼是份心意,不是买卖,更不该是敛财的工具。双方家庭根据实际情况商量着来,别盲目攀比。要是对方张口就要天价彩礼,还特别强硬,那就得多长个心眼了。

交往时多观察对方的言行。比如,对自己过去的事、家庭情况含糊不清;认识没多久就老惦记你的钱;对未来生活没啥实际打算,光盯着眼前利益。这些都可能是危险信号。

一旦感觉不对劲,可能被骗了,赶紧保留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证人证言,果断寻求法律帮助。别因为面子或者还抱有幻想就拖着,及时止损才是王道。

信源:大参考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11

用户15xxx11

1
2025-05-23 12:17

不同情,谁让你给彩礼的,即使给,每年给不超过总金额的5%。离婚后面的自然不用给了

花娘说案

花娘说案

专注微生活,寻找情感故事里的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