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歌手丛飞身患癌症去世,停止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家长打电话来质问:“孩子要考大学了,钱呢?怎么说断就断,这不是坑人的大骗子么!” “我又没有强迫他资助我!” 这是一位被资助的学生对捐助人丛飞说的,字字诛心。 11年间,歌手丛飞资助几百名贫困儿童,2005年,他的小女儿刚出生5个月,他就患癌去世。5年后,他的妻子被人用石头砸中头部,不幸去世...... 说起来,丛飞的出身,并不比他帮的那些孩子好多少。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苦日子。可环境再苦,也挡不住他对音乐的喜欢和心底那份善意。 他的父亲算不上富裕,却也常把些没家可归的陌生人领进门,能帮就帮一把。这点点滴滴,就像种子,在小丛飞心里悄悄发了芽。他想用音乐改变命运,拼了命考进音乐学院。刚毕业那会儿,日子难到只能在桥洞底下卖唱。 好在,有个好心的姑娘被他歌声打动,掏钱让他去比赛,这才算打开了通往梦想的路。这份雪中送炭的情,丛飞一辈子都记得,也让他更坚定了要回报社会。 出了名,丛飞没被鲜花掌声迷了眼,反而选了条更苦但也更有嚼头的路——做慈善。 一次义演,他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两千多块钱全投进了捐款箱,帮不少失学的孩子回了教室。从那以后,他就停不下来了,演出挣的钱,大头都寄给了山里的孩子,自己家日子过得简简单单。 这么些年,他硬是靠着自己的血汗钱,撑起了183个贫困学生的上学路。他媳妇邢丹,是他这条道上最铁杆的“粉丝”,默默扛着家里的清贫和压力,用爱和理解支持着丛飞。 他们以为,只要这么坚持下去,就能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谁知道,就在丛飞的慈善事业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病魔悄没声地来了。 2004年,他查出了癌症。这消息简直是晴天霹雳,一家人都懵了。看病要花大钱,很快就把他的积蓄给掏空了,他也再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准时给孩子们寄学费。 可是,远在山里的孩子和家长们压根儿不知道丛飞的难处。催钱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一开始还是问问,慢慢就变成了不理解的质问,甚至是指着鼻子骂。 “你不是说好供我家孩子到大学毕业吗?现在他才上初中,说好的钱怎么没影了?你就是个骗子!” 听着这些话,丛飞心里跟刀割一样。他也曾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解释过几句,但更多时候,只能闷头受着。就算自己连看病的钱都紧张,他还是会从紧巴巴的治疗费里挤出点儿,寄给那些最急的孩子。 医院病床上,丛飞一天比一天虚弱。2005年一个冷飕飕的冬天,他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了,拿起笔给织金县官寨小学的副校长徐锡文写了封“绝交信”: “锡文大哥,我想我再也帮不了那些孩子了,这次的钱,我可能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寄给他们了。” 电话里,他还硬撑着对徐锡文说:“我只希望,不管我在不在他们身边,他们都能挺住,勇敢面对生活,像我一样,别放弃希望。” 没过几周,他就接到了那位李大娘的电话,先是问“小华的学费怎么还没到?”,接着就是“你这样说停就停,我们怎么办?你这不是耍我们吗?”的质问。 丛飞脸色煞白,嘴唇抿得紧紧的,心里的疼没法说。他想解释,却连开口的力气都没多少,只能默默受着。 旁边的邢丹抓紧丈夫的手,接过电话,尽量平静地说:“李大娘,我是丛飞的媳妇邢丹。丛飞他……他病了,已经干不了活了,也就没办法再帮小华了。我们都很难过,也知道这对你们来说很难,但我们是真没办法了。” 2006年,丛飞的命也走到了头。一天,他躺在床上紧紧抓着邢丹的手,说道:“邢丹…如果我…如果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你要记住,我一直在你心里,我们的爱不会没的。” 那天,太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安详的脸上,他就那么睡着了,再也没醒。走之前,丛飞做了最后一个让人佩服的决定——签了遗体捐赠协议,把有用的器官都捐出去,用另一种方式,把爱留给这个世界。 丛飞走了,带着没完成的承诺和所有人的惋惜。他这一走,那些受过他帮助的孩子和家庭,还有所有被他感动过的人,都难过得不行。 他用这短短一辈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无私。他的故事,不光是个感人的事儿,更像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也让我们开始琢磨慈善、理解和责任这些事。 我们不该光为他掉眼泪,更应该从他身上学到点东西,学学他那种就算自己再难,也要发光发热去照亮别人的劲儿。 2005年,丛飞被评为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然而,丛飞却是这100个人当中最有争议的一位。 有人说,丛飞的慈善做得太过卑微,善良必须要有锋芒,否则就会予取予求;有人说,丛飞做到了人间大爱。 这个世界,本就是冷暖相伴,丛飞做慈善的初心,不是为了让所有人认可他,而是为了让世间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漠。 信源:南方网 链接:https://news.southcn.com/node_3bc5e14176/c872feef40.shtml
2005年,歌手丛飞身患癌症去世,停止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家长打电话来质问:
墨色山水情未了
2025-05-22 21:41: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