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2月,一名战士将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鬼子炮楼完好无损,副团长拿出望

墨染青天 2025-05-22 20:03:23

1941年2月,一名战士将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鬼子炮楼完好无损,副团长拿出望远镜一看:“好你个刘厥兰,让你炸碉堡,你却炸围墙”。 刘厥兰打仗以来就没出过这么大的岔子,他本来就有一身傲气,这下,更觉得羞愧难当,完全不敢面对这些战友们。 正当他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时,就听见王凤麟大叫:“好家伙,这一下,倒是把小鬼子震的找不着北了。” 刘厥兰赶紧抬头,看到的正是前方敌人手忙脚乱的情形,他瞬间跟兴奋起来,扛着枪就往前面跑,其他战士也是一样,在冲锋的号角下,打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而敌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虽然占据着地理优势,却在我军猛烈的攻击下,迟迟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 最终这座敌人最后的碉堡防线也被我军攻破,至于为什么刘厥兰明明在最关键的一步上失误,还能推动战争的胜利,这就要从他行动开始之前说起了。 刘厥兰的爆破技术不错,因为他小时候跟他爹一起炸过山,比起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炸药的战士,他有着天然的优势,再加上他性格好强,不管学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所以是团中重点培养的战士。 但是王凤麟来了之后,他这个“爆破王”的位置就要拱手相让了,因为王凤麟是专业的,也是我党重点培育的人才,曾经专门去苏联进修过。 王凤麟这人很注重实战,对战术的研究很有自己的一套,也受到过毛主席的夸赞。 刚开始,刘厥兰还有点不服,主要还是不服输,但是他毕竟理论知识有限,有的只不过是一些经验。 王凤麟很直白的告诉他:“实战变化莫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没有理论,你的那些经验形不成体系,早晚吃大亏。” 接着,王凤麟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大家都很服他,开始跟着他刻苦练技术。 刘厥兰也很虚心,成长的也很快,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成长为老二团里的尖子生。 那次失误的任务正是炸碉堡,敌人可以说是十分狡猾了,利用几座碉堡几次将我军打退。 毕竟这碉堡难打,我们的火力很难突破,但是敌人却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即便如此,王凤麟还是镇定下来,仔细分析碉堡周围的地势,以及最佳爆破位置,在他的专业目光和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之下,接连几座碉堡都被我军收入囊中。 只是,过到最后一关的时候,却将大家都难住了,就连王凤麟都一时有些焦急。 因为这座碉堡周围的地势空旷而平坦,别说是掩体了,就连草木都没有多少。 战士们出去了几波,最后都被打退,甚至连一半的路程都突破不了,这样下去只能白送。 王凤麟咬牙说:“这是最后一关,我们整个作战成果就看这一次了,要放弃是不可能的,现在,谁有信心和胆量能完成这次爆破任务?” 刘厥兰最先站出来,他知道这次行动难度极大,但他不怕,为了战争的胜利,他咬着牙拼了。 于是,他将地上的弹坑当做掩体,匍匐着一点点挪动,后面的战友们也在拼命为他打掩护,大家都是并肩作战很久的战友,配合的十分默契。 刘厥兰顺利来到围墙边,背紧紧贴着围墙的他一点点挪动,试图寻到一个绝佳放置点。 但这碉堡是用水泥做的,墙面平整,炸药无处安置,更坏的结果是,敌人发现了他并朝着他猛烈射击。 这时候,他已经顾不上什么位置不位置的,只能在围墙边找了一个位置点火之后快速撤离。 没想到,这炸药发出的动静反而在水泥中传播更快,直接在内部造成了很大的震荡和声波,这一下,震得敌人七荤八素。 反而因为这场意外,我们取得了胜利,王凤麟由此也知道了,战争“取巧”也很重要。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爆破攻坚”战法威震全国》

0 阅读:378

猜你喜欢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

墨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