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里的慢功夫:看病、带教,皆是传承】 经常有患者说我看病很有耐心,今天这个患者跟说我是他面诊看病的医生中最有耐心的医生,不像别的大夫三言两语就打发人。 这话于我,是认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行医数十载,耐心问诊、细致剖析病情,本就是医者该守住的本心,又怎敢懈怠? 现在每周坐诊,我身边总跟着几个年轻学生。一边给患者把脉问诊,一边拆解病情 —— 为什么这个孩子抽动症总反复?是肝风未平,还是脾虚又生了新湿?这味药为何用在这张方子里?就像剥洋葱一样,把病症背后的门道一层层讲清楚。这样做,一来能让学生在实战里长本事,二来患者听明白了病因病机,心里也更有底,不再对着病情一头雾水。 常有人觉得,中医看病不就是开方抓药?其实学问都藏在细节里。课本上的理论固然重要,但舌苔上一丝薄腻、脉象里一点细微变化,这些真本事,非得在诊室里跟着患者的真实病例学。 只有让学生亲眼见证病症从诊断到调理的全过程,手把手教他们分析病情、斟酌用药,那些藏在典籍里的智慧,才能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我也常告诫学生,理论不可丢。光靠门诊跟诊,不钻研经典、不深究医理,即便有了些临床经验,想成为真正的良医,也是难上加难。 行医之路,本就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缺一不可。 我门诊看病不求速度,所以我一直限号半天看20多个人即可,就是为了保证门诊看病质量,认真耐心对待每一个患者,给学生临床足够的教学时间。 我相信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患者也能体会到我们的真心。
【门诊里的慢功夫:看病、带教,皆是传承】 经常有患者说我看病很有耐心,今天这个患
灵松谈育儿
2025-05-22 16:12:19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