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狠人!”5月20日报道,云安昆明,一夫妻带着七八十买的榴莲坐高铁,没想到,

槿论看社会 2025-05-22 16:01:39

“是个狠人!”5月20日报道,云安昆明,一夫妻带着七八十买的榴莲坐高铁,没想到,到检票口了,被工作人员告知榴莲不能带上车,情急之下,男子打开包装盒,带着手套就开始“吸”榴莲,因为赶时间,没吃干净,男子心痛不已,网友:吃的太饱一打嗝把坐隔壁的熏晕!

事件源于王先生夫妇的大理之旅,两人花费198元购买的4.5公斤金枕榴莲,在安检仪上触发警报,根据《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托运物品目录》规定,未密封的榴莲因散发强烈刺激性气味禁止携带乘车。

监控录像里,妻子反复向工作人员解释:"我们保证不在车上吃",但值班站长李颖坚持执行规定:"去年暑运就有旅客在动车厕所偷吃榴莲,触发烟雾报警器逼停列车。"

类似事件近年屡见不鲜,2024年8月浙江金华站,刘女士携带未密封榴莲被拦,最终让家人驱车30公里取回;陕西榆林站更有旅客试图蒙混携带散装臭豆腐,导致安检通道堵塞17分钟。

这些案例暴露出公众对铁路禁限带物品认知的盲区——84%受访旅客不知道"自热火锅加热包禁止携带",63%旅客误认为"封装白酒可超3000毫升"。

铁路安检新规执行三年来的数据揭示矛盾根源:2024年全国车站查获违禁品中,食品类占比达41%,其中气味性食品查获量同比激增156%,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工程师张涛解释:"高铁车厢密闭空间的气体循环系统,对异味扩散速度是普通列车的3.2倍。去年我们做过实验,一节车厢食用榴莲,5分钟内全列车厢空气质量都会超标。"

面对王先生的"硬核操作",昆明南站值班民警陈锋透露应急处置细节:"我们提供了三种合规方案——暂存车站24小时、快递寄送或现场密封。但他担心赶不上8点05分的车次,选择当场食用。"站内便利店记录显示,当时售卖的可密封食品盒库存充足,单价仅12元。

这种"宁伤身体不误行程"的选择,折射出部分旅客对时间成本的极端焦虑。

事件发酵后,中国铁路12306客服中心公布数据: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高铁站日均处理食品类暂存物品3721件,其中73%通过自助快递柜完成寄送。

深圳北站设置的"查获品智能暂存柜",支持扫码下单、同城当日达服务,寄存费低至3元/天,但这些便民措施的宣传力度显然不足——王先生事后坦言:"当时满脑子都是赶车,根本没注意告示牌。"

食品安全专家李晓雯提醒公众注意风险:"榴莲含糖量高达28%,短时间内摄入过量可能引发急性胃扩张。

去年广州南站就有旅客因暴食榴莲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她建议旅客出行前通过铁路12306APP查询最新禁限目录,或选择苹果、香蕉等不易变质的水果。

(本文涉及铁路数据均引自国家铁路局公开文件,医学观点参照《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相关研究)

0 阅读:143

评论列表

默认名

默认名

1
2025-05-22 21:32

不是???吃榴莲触发烟雾警报????

猜你喜欢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