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花了280万“捡漏”了一套市场价560万的二手房,准备给儿子当婚房。

霜月映寒潭幽 2025-05-22 12:22:29

北京,一女子花了280万“捡漏”了一套市场价560万的二手房,准备给儿子当婚房。买的时候女子就很疑惑,房子为何这么便宜,但中介拍着胸脯保证,说房主急需用钱才忍痛割爱的。 在北京,房价高得让人喘不过气,普通人买房基本得靠全家攒钱。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城区均价每平米超6万块,想在好地段买套像样的房子,没个几百万根本下不来。 张晓丽,55岁,刚退休的小学老师,丈夫五年前因癌症去世后,她就靠着积蓄和遗产过日子。她只有一个儿子李明,28岁,在中关村一家科技公司做程序员,眼看着年底要结婚了。 按照老传统,男方得备好婚房,张晓丽觉得自己得帮儿子一把。她攒了300万,算是不少钱,可在北京买新房远远不够。于是她把目光转向二手房市场,想淘个便宜又靠谱的。 她跑了好几个月,看了几十套房,找了好几个中介,腿都跑细了,终于看到一套让人心动的房子。这套房在朝阳区,100平米,三室一厅,12楼,采光不错,离地铁站不远,位置挺理想。 市场价估摸着得560万,可标价才280万,简直跟白捡似的。张晓丽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她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北京这地界房价有多硬。 她找到中介王伟,一个30出头、嘴皮子挺溜的小伙子,问他这房怎么这么便宜。 王伟一脸真诚,说房主陈先生生意砸了,欠了一堆债,急需现金才低价卖房,还拿出一堆文件证明房主确实缺钱。张晓丽翻了翻那些材料,看起来没啥破绽,可心里还是犯嘀咕。 她也问了中介房子有没有毛病,比如漏水、产权纠纷啥的。王伟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就是房主急着脱手。 她带着儿子李明和未来儿媳王静去看房,房子虽然有点旧,需要刷个漆换个地板,但格局挺好,年轻人住着正合适。 儿子儿媳都很喜欢,说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张晓丽琢磨着,这价位能买到这样的房子,确实省了一大笔钱,够给儿子以后过日子用了。 犹豫了好几天,她跟亲戚朋友聊了聊,有人说这么便宜得小心,有人说机会难得别错过。最后,她咬咬牙,觉得不能错过这“捡漏”的机会,就签了合同,把280万转给了房主陈先生,拿到了钥匙。她心里挺得意,觉得自己总算干了件大事。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她开始找人装修房子,打算赶在婚礼前弄好。结果发现楼里邻居看她的眼神怪怪的,有的躲着她,有的用同情的眼神瞟她。有回她在量窗帘尺寸,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刘阿姨敲门问她是不是新搬来的。 她说是,老太太脸色一沉,说这房子几年前出过事——原来那男主人跟老婆吵架,失手把人杀了,自己也在卧室上吊了,尸体好几天才被发现。这事当年还上了本地新闻,闹得挺大,从那以后,这房子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凶宅”。 张晓丽听完腿都软了。她压根没想到,自己给儿子买的婚房居然背着这么个过去。在中国,凶宅名声不好,很多人觉得住进去晦气,甚至可能闹鬼,卖都卖不出去,价格自然低得离谱。她觉得自己被坑了,赶紧找中介王伟算账。 王伟被她问急了,说自己压根不知道这事,推得一干二净,说他就负责卖房,房子过去的事不归他管,让她去找房主。 她又联系上陈先生,这家伙搬到了上海,电话里承认房子因为这事卖得便宜,但他硬说自己没撒谎,因为张晓丽没问过这茬,合同里也没写这事,他觉得自己没啥责任。 张晓丽气得不行。她觉得中介和房主明知道这房子有问题,还故意不说,摆明了坑她。她不甘心,找了个专做房产案子的律师问问。 律师说,中国法律没硬性规定卖家得主动说房子是不是凶宅,但如果卖家或中介故意藏着关键信息,影响买家决定,就算欺诈,能打官司把合同取消。 她下定决心告了房主和中介,说他们合伙骗她。她收集了证据,像当年新闻报道、邻居证词,还把跟中介和房主的聊天记录都拿出来。 官司打了快一年,挺熬人。开庭时,陈先生和王伟死不认账,说他们没骗人,反倒怪张晓丽自己没查清楚,280万这么低的价格还不长个心眼。 不过法院最后判她赢了。法官说,这房子的事小区里都知道,房主和中介没理由不清楚,他们不说就是存心瞒着,算欺诈。 合同作废,陈先生得退她280万,还得赔20万装修费和精神损失费。张晓丽松了口气,可这场折腾下来,她对买房这事彻底没了信心。 拿回钱后,她换了套小点的房子,贵了点,但干干净净,没啥糟心事,总算给儿子把婚房解决了。她常跟人说,这回真是长了教训,买房不能光看便宜,得查清楚来龙去脉。 这事搁北京这房价疯涨的地方,真挺常见的。好多人都想捡漏,可便宜背后往往有猫腻。张晓丽这经历提醒大家,买房得多个心眼,别被表面数字迷了眼。 房地产这行,水深着呢,中介和卖家不一定都厚道。得靠自己擦亮眼,别指望别人主动说实话。

0 阅读:1287

评论列表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

3
2025-05-22 17:05

所以买二手房要谨慎。

霜月映寒潭幽

霜月映寒潭幽

霜月映寒潭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