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向大陆喊话,提到赖清德的“520讲话”为何只字未提两岸关系,还抛出所谓“赖清德17条”已经把立场讲得明明白白。 林佳龙此次喊话刻意选择在赖清德执政周年节点,试图将舆论焦点引向所谓“赖清德17条”,这套未公开具体内容的政治纲领,被包装成“两岸关系解决方案”,实则延续着“两国论”内核。 台湾《联合报》披露,所谓17条核心包括“强化防务自主”“拓展国际空间”等条款,本质仍是“倚美谋独”的旧酒装新瓶,国台办发言人一针见血指出,民进党当局的“软性台独”话术,不过是把“抗中保台”改头换面成“和平保台”。 赖清德在520执政周年讲话中刻意淡化两岸议题,仅用“和平无价”四字带过,与其去年叫嚣“两岸互不隶属”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策略性沉默被岛内舆论解读为“降调求生”: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跌破30%,超半数民众不满其两岸政策,林佳龙此时高调发声,实为转移矛盾焦点,制造“主动沟通”假象。 就在林佳龙喊话前72小时,解放军东部战区在汕头东南海域划定演习区。台湾防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演练出动了052D型驱逐舰、歼-16战机和远火部队,实弹射击区最近点距屏东仅40海里——这个距离在军事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相当于登陆作战发起线。 与2022年围台军演相比,此次行动有三大突破:无预警突袭、抵近台岛本岛、海空联合作战体系全要素展示。 军事专家分析,解放军选择汕头而非传统演训区域,暗含多重战略意图。该海域位于台湾海峡南口,既可封锁高雄、左营等台军要港,又能切断美日从巴士海峡方向的驰援路线,5月20日,美军“米利厄斯”号驱逐舰穿航台海,解放军此次演练被视作针对性反制。 尽管林佳龙宣称“17条已阐明立场”,但其具体内容至今讳莫如深,从零星披露的信息拼图可见,这套方案包含三大危险动作: 军事捆绑:计划向美采购60架F-35战机、400枚爱国者导弹,将防务开支提升至GDP的3.5%,试图打造“刺猬岛” 国际造势:推动台立法机构负责人赴美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寻求与美智库建立“二轨对话” 经济脱钩:加速台积电赴美设厂,配合美国“芯片四方联盟”围堵大陆半导体产业 这些举措与赖清德宣称的“和平四大支柱”形成讽刺对照。台湾《中国时报》算过一笔账:若按“17条”实施,每位台湾民众需额外负担6.3万元新台币军购费用,相当于22个月最低工资。 面对民进党当局的新一轮试探,大陆祭出“硬更硬,软更软”的反制策略。 环台锁岛常态化:2025年以来解放军已实施9次联合战备警巡,2月26日的屏东外海实弹射击创下抵近台岛新纪录。海军退役少将透露,下一步可能演练封锁台岛东部海域。 ECFA精准打击:大陆宣布中止134项ECFA关税优惠,仅2024年台湾石化产业损失就超800亿新台币。岛内学者预估,若全面终止ECFA,台湾年出口额将骤降15%。 国际空间压缩:5月18日,第78届世卫大会再度拒绝台湾参会,这是自2017年以来,台湾连续第8年被拒之门外。 林佳龙喊话中特意提及“让美国再次伟大不能没有台湾”,暴露出对特朗普再度执政的焦虑,现实却给其泼了冷水:特朗普团队已拒绝赖清德“过境”美国的请求,更在私下表示“台湾不是核心利益”。 5月20日,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直言:“我们不需要为台湾开战,但可以拿它和中国做笔好交易”。 这种赤裸裸的交易思维让民进党当局陷入被动,台积电被迫取消亚利桑那工厂竣工仪式,配合特朗普“美国制造”的政治秀;150亿美元军购清单遭美国国会搁置审查;所谓“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至今未获实质进展。 台湾《远见杂志》评论:“当棋子想当棋手,最终发现自己连棋盘都上不去”。 回望2016年民进党上台时,两岸贸易额尚有1796亿美元,台湾享有823亿美元顺差;如今顺差缩水至不足300亿,岛内水果出口量暴跌72%,军事层面,解放军现役战机数量已是台军的15倍,海军总吨位达230万吨,超过台军20倍。 5月21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用三个“绝不”定调:“绝不允许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空间,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本文事实核查来源:新华社5月21日涉台声明、国防部5月20日例行记者会实录、台湾“主计总处”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联合报》5月20日民调报告)
台岛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向大陆喊话,提到赖清德的“520讲话”为何只字未提两岸关
文史充点站
2025-05-22 11:24:3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