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葩的现象,山东农村地区只有胶东半岛和鲁东南的部分地区(红线以东)保留了火炕,而鲁西北、鲁中、鲁南的大片农村地区取消了火炕,不知什么原因。 山东地处北温带,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冬季漫长而严寒,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长的季节,古人为了对抗严寒,发明了火炕,山东农村地区烧炕取暖的方式延续了两千多年,可是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山东中西部农村纷纷取消了火炕,只有红线以东的地区保留并升级了火炕。当然鲁中鲁西地区也有火炕,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可以说90%以上的中西部农村家庭取消了火炕。 有人说火炕是落后的象征,用火炕取暖不卫生,所以改用其它方式取暖。这种说法存在争议,难道只有鲁中鲁西人民讲卫生,辽吉黑人民和胶东人民都不讲卫生? 还有人说烧炕取暖是因为过去条件太差,买不起煤,现在条件好了所以改用煤炉取暖。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难道鲁西北的经济水平比胶东还高,况且火炕取暖安全性更高,很少听说有烧柴禾煤气中毒的,并且更经济实惠。 本人曾亲身经历过鲁西北农村的冬季取暖方式,很多农村家庭的房屋都很大,可是取暖设备只有一个小小的煤球炉,而且没有烟囱,室内乌烟瘴气的,一点都不暖和,室外零下20度左右,室内人也冻得直哆嗦,这种煤球炉的取暖效果显然不如火炕。鲁西北是山东最冷的地区,难道鲁西北农村人天生抗冻?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普通农民家庭,富人就另当别论了。 可以说取消火炕后,冬季对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极不友好,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入乡随俗可能是当地人们的理性选择。
发现一个奇葩的现象,山东农村地区只有胶东半岛和鲁东南的部分地区(红线以东)保留了
星双与趣事
2025-05-21 16:24:43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