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在青海一条偏僻小巷中,一个老人正吃着乞讨而来的食物,这时走过来两个身穿军装的人,在她面前掏出一张照片,老妇人突然抢过照片,紧紧地搂在怀里,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妇人拼命地摇头、哭泣,似乎不愿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青海西宁的巷子里,有个裹着破棉袄的老太太正啃着讨来的馍,两个穿军装的小伙子蹲在她跟前,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老太太突然抢过相片抱在胸口,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嘴里呜呜咽咽像要说什么,可嗓子眼像堵了块石头,最后只能把相片捂在怀里摇头。
照片上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叫马占福,青海大通县山沟里长大的娃,家里兄弟姐妹四人就挤在土坯房里。
他放学回家不是砍柴就是喂牲口,村里教书先生逢人就夸,说马家三小子是块读书料,可惜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初中没念完就回家扛锄头了。
十八岁那年征兵的消息传到村里,他瞒着爹娘报了名,临走那天,母亲把攒了半年的鸡蛋塞进他包袱,他转手就把鸡蛋搁在灶台上。
等到了部队,新兵训练三个月没叫过苦,半夜还偷偷加练投弹,过年发津贴,别人买东西,他全寄回家,信封里总夹张小纸条:"娘,天冷添件棉袄。"
1986年冬天部队开拔去云南前线,他分到尖刀连,临出发前,他跟文书借录音机,躲被窝里录了二十六声"娘"。
后来听战友说,他拿着录音带跟大伙说:"这趟要是回不来,好歹给娘留个念想。"
前线的山头被越南人修得铁桶似的,上级要组织敢死队,他头一个报名,八十八人的突击队趁着夜色往山上摸。
他们在石头缝里趴了整整一天一夜,冻得嘴唇发紫也不敢动弹。
总攻信号弹升空那刻,他背着炸药包冲在前面,子弹跟下雨似的泼过来,他左胳膊中弹没停下,肠子被打出来硬塞回去,最后整个人扑在敌人碉堡的枪眼上。
山头拿下来了,可88个人活着回来的只有8个,打扫战场时,战友们从他上衣兜里翻出那张全家福,照片背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娘,别哭"。
部队给他追记一等功,称号批下来那天,全团人红着眼眶对着西南方向敬礼。
消息传到青海老家,马家早就散了摊子,前些年闹饥荒,老爹累死在庄稼地里,老娘把最后半袋苞米留给小闺女,自己出门要饭。
部队的人拿着照片在西宁城里转了半个月,最后在城北菜市场后巷找着人。
老太太接过抚恤金的手直哆嗦,突然把装钱的信封往地上摔,抱着照片就往墙上撞,两个当兵的死死搂住才没出事。
后来政府给老太太安排了住处,就在军区大院后头的小平房,逢年过节总有人送米送油,可老太太整天坐在门槛上发呆。
有年清明,民政局的人带她去云南扫墓,老太太摸着冰凉的墓碑说了半宿话,临走抓了把坟头土贴身藏着,在她心中一直记着儿子。
信息来源:大通融媒——《深切缅怀自卫反击战的回族烈士马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