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天,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敲开了周总理办公室的大门。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周,你说过建国了就要给我签发公民证的。” 1910年在美国纽约出生的小男孩乔治·海德姆,谁也想不到他将来会变成中国人。 这个长着高鼻梁蓝眼睛的洋娃娃,从小家里过得紧巴巴。 八岁那年赶上大流感,全家人都倒下了,多亏有个老医生天天上门送药。 打那时候起,这小家伙就攥着拳头说:"长大了我也要当大夫!" 十七岁那年他考进北卡罗来纳大学预科班,后来又跑到瑞士日内瓦大学学皮肤科。 1933年捧着博士学位证书那会儿,报纸上说中国闹皮肤病,这个刚毕业的愣头青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奔上海去了。 到了黄浦江边他开了个小诊所,穷人来瞧病不光不收钱,有时候还往人家手里塞铜板。 这做派让宋庆龄女士注意到了,俩人熟络之后,乔治开始帮着地下党做事。 1936年春天,他和美国记者斯诺搭伙往陕北跑。 黄土高坡上穿着补丁衣服的红军战士,让这个洋大夫看直了眼。 毛主席亲自给他沏茶,周总理拍着他肩膀说革命队伍缺大夫。 没过多久乔治就换了身灰布军装,胸口别着红十字徽章,挎着药箱满山沟转悠。 给邓颖超治肺病那会儿,医院连片阿司匹林都没有,他愣是让人天天晒日头,硬是给晒好了。 在延安待久了,这个美国小伙给自己改名叫马海德。 1937年他举着拳头宣誓入了党,成了头一个外国党员。 有天他找周总理说想当中国人,总理拍胸脯保证:"等新中国成立了,头一张公民证准是你的!"这句话让他记了整整十二年。 要说延安最热闹的事,还得数马大夫娶媳妇。 周苏菲是当地出了名的漂亮医生,有天夜里帮同事接生,俩人在产房碰上了。 马海德追姑娘的法子也特别——今天送块边区自产的肥皂,明天帮人修眼镜腿。 1940年开春,他俩在窑洞门口贴了红双喜,马海德乐得见人就发边区产的枣子。 新中国成立头个月,马海德就敲开了总理办公室的门。 周总理二话不说给他签了公民证,编号001。 转过年卫生部成立,马海德领着人跑遍全国治皮肤病。五十年代那会儿,他带着医疗队下到云南深山,跟麻风病人同吃同住。 老百姓开始还躲着,后来见他真不嫌弃,都抹着眼泪喊"马菩萨"。 改革开放后七十多岁的马大夫更忙了,天天琢磨怎么引进国外医疗技术。 1988年秋天病倒在床,临终前跟家里人说:"下辈子还选这条路!"卫生部追授他"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称号,现在北京后海边上还有他的纪念馆。 据中国卫生部1989年发布的《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奠基人名录》记载,马海德主持的麻风病防治项目使全国发病率下降95%。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生健康成就展"中,将马海德列为新中国卫生事业五大国际友人首位。
1949年秋天,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敲开了周总理办公室的大门。没想到他的第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21 10:46:15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