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发表文章称,印巴冲突发生后不久,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的“存

粉粉的三四 2025-05-20 23:23:11

德语媒体《新苏黎世报》发表文章称,印巴冲突发生后不久,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的“存在感”似乎出现了“骤然上升的趋势”,文章引用中国军事问题评论员周波的话说,中国制造的歼-10“疑似”击落了1架法国“阵风”战斗机,是“中国与西方武器系统之间的第一轮较量”,毫无疑问是中国军工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周波甚至大胆预测说,未来的国际军火市场将由两个国家主导,那就是“美国和中国”。不过,该文并不同意周波的看法,认为中国想要与美国“共同主导”国际军火市场,为时尚早,原因是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上的占比只有为5.9%,不到美国的七分之一,而且中国军火出口的三分之二都集中于一个国家——巴基斯坦。 该文也表扬巴基斯坦说,其先进武器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中国军火在巴基斯坦占比超过80%,从一个国家集中采购军火的好处在于“各类武器系统之间有更好的协调性”。该文认为,中国战机疑似击落西方战机的案例,与俄制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欠佳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许多国家购买俄制武器的热情有所降低。该文认为,中国仍将长期无法进入美国的盟友、北约国家、澳大利亚、日本或韩国,连印度、菲律宾都对购买中国武器“持排斥态度”,但在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中东、以及部分亚洲国家,中国还是机会多多。 不过,该文仍然带着一贯的偏见看中国军火出口,说中国武器“价格相对低廉”、不提政治附带条件,“几乎不会提出任何问题”。事实上,中国是自己制定了出口原则,比如要有助于接受国的“正当自卫能力”,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不向受武器禁运的国家出口军品,坚持不干涉接受国内政的传统政策,比如,中国不向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售“致命性武器”,这与美欧国家截然相反,后者向交战国出口武器是为了军火商赚钱。中国讲原则的事实,充分说明西方媒体仍在有意歪曲中国的立场,借机破坏中国的和平形象。

0 阅读:1
粉粉的三四

粉粉的三四

粉粉的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