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欲废太子李瑛,召集几位宰相商议此事。张九龄刚正不阿,如巍峨高山般坚决阻拦,

冰希祖宗 2025-05-20 22:51:25

唐玄宗欲废太子李瑛,召集几位宰相商议此事。张九龄刚正不阿,如巍峨高山般坚决阻拦,言辞掷地有声,尽显忠臣风骨;而李林甫却如缩头乌龟一般,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活脱脱一个怯懦胆小、心怀鬼胎之徒。退朝之后,这李林甫竟还在那儿阴阳怪气地嘟囔:“皇上家事,外人多什么嘴!”这等谄媚之语,尽显其小人嘴脸。很快,这无耻之徒便取代了张九龄,独揽大权,将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表面上一片繁荣昌盛,宛如盛世华章。然而,朝廷内部却暗流涌动,那些官员们个个心怀鬼胎,争权夺利的丑态简直不堪入目。李林甫,这个唐高祖的第五代孙子,根本就是个靠旁门左道上位的跳梁小丑。他靠着弹弹那无关紧要的琴,说些阿谀奉承的漂亮话,就把武惠妃哄得晕头转向。武惠妃被他迷得七荤八素,大手一挥,竟让他坐上了宰相的高位,这简直是对朝廷的公然亵渎! 再看看张九龄,那可是当时的一代贤臣,百姓心中的青天。他为人正直得如同笔直的青松,刚正不阿,一心为国为民。可太子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失宠之后,那武惠妃就像个贪婪的恶狼,心中打起了坏主意,妄图废掉太子,为自己的儿子谋取太子之位。唐玄宗召集大臣商议废太子之事时,张九龄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反对,他指出废太子不符合祖宗规矩,还会让后宫妇人干预朝政,重蹈历史的覆辙。这番正义之言,本应得到尊重,却把那心胸狭隘的武惠妃惹得暴跳如雷,唐玄宗听了也是满脸不悦。而李林甫呢,在一旁像个哑巴一样,屁都不敢放一个。等散朝之后,他却偷偷摸摸地跟太监嘀咕:“皇上的家务事,哪轮得到外人插嘴!”这话传到唐玄宗耳朵里,那昏庸的皇帝居然觉得李林甫很合他的心意,真是有眼无珠! 没过多久,张九龄又因为不同意提拔那无能的牛仙客,与唐玄宗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李林甫这个卑鄙小人,看到机会来了,就像闻到血腥味的恶狗一样,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张九龄固执己见,不懂变通。后来,张九龄又因为仗义执言,帮朋友严挺之说话,竟被唐玄宗这个糊涂蛋说成是拉帮结派。可怜张九龄,就这样被罢了宰相之位。而李林甫这个小人,则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张九龄,独揽大权,从此在朝廷上为所欲为。 李林甫一得势,太子李瑛的厄运便接踵而至。武惠妃这个恶毒的女人,使出阴狠的手段,诬陷李瑛谋反。唐玄宗这个昏君,居然不加调查就轻信了她的鬼话,将李瑛和他的两个兄弟贬为庶人,没过多久还残忍地将他们杀害。从那以后,朝廷里的官员们都被李林甫的淫威吓得噤若寒蝉,生怕说错一句话就惹来杀身之祸。 李林甫,这个臭名昭著的“口蜜腹剑”之徒,他根本就没有半点真才实学,完全是靠溜须拍马、耍阴谋诡计上位的。他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颗毒瘤,严重侵蚀着朝廷的根基。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言语的力量巨大无比,好话能温暖人心,坏话却能伤人至深。大臣本应是国家和百姓的守护者,要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可李林甫呢,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马屁精,只知道讨好上司来谋取权力。他的所作所为,把朝廷搞得一团糟,为安史之乱埋下了深深的祸根。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耻辱,更是整个国家的悲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李林甫这种心怀叵测之人,即便嘴里说出再甜的话,到最后也不过是一把伤人的利刃,将国家和百姓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0 阅读:47
冰希祖宗

冰希祖宗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