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撒贝宁回到家,看到龙凤胎孩子正在地上吃他的拖鞋,老婆李白就在一旁看着,并没阻拦孩子。撒贝宁冲过去一把夺下拖鞋,跟李白说:“这拖鞋多脏啊,你让孩子一直在这儿啃。”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撒贝宁看到眼前一幕忍不住一愣:地板上,两个白白胖胖的龙凤胎小家伙,一人抱着一只爸爸的拖鞋, 正啃得津津有味,鞋面都快被小牙齿磨破了。 沙发上,李白正悠闲地刷着手机,一脸轻松,看着孩子们玩耍,似乎完全没觉得不妥。 撒贝宁的表情瞬间变了,赶紧快步走过去,一手一个把拖鞋从孩子嘴里抢下来。 两个孩子嘴里还吧唧着没咬完的小毛线头,不满地咿咿呀呀。 撒贝宁一边擦孩子嘴,一边提高了点声音:“李白,这拖鞋多脏啊,你怎么让孩子一直啃啊?脚穿过的东西,多少细菌啊。” 李白放下手机,反而笑了:“没事,这是你在家穿的拖鞋,又不是外面的鞋。小孩子这个阶段爱什么都咬,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撒贝宁哭笑不得:“可这总归是穿脚上的呀,哪有给孩子当玩具吃的道理?你不觉得脏吗?” “撒,你小时候不也这么过来的?我小时候连狗都咬过我的鞋。”李白语气温和,一点也不慌张,“再说了,孩子的免疫力也要锻炼嘛。” 两人一个焦急一个自在,正好反映了中国式父亲和“洋媳妇”对育儿的差异。 其实,这并不是撒贝宁第一次和李白在育儿上“斗法”。从孩子出生起,两人关于吃、穿、睡觉、卫生等各种小事没少争论过。 撒贝宁出身中国普通家庭,又在央视这种要求严谨的环境成长,对待孩子自然是细致入微,什么都怕出问题。 吃的要热,玩具要洗,地板要天天拖得能照出人影,看到孩子吃拖鞋,简直像发现“敌情”。 但李白成长在加拿大,从小就是放养型家庭。她常常说:“只要不危险,孩子怎么探索都没关系。 脏了就脏了,身体自有抵抗力。小时候磕了碰了也没啥,别太紧张。” 有一次,李白甚至笑着说:“你太焦虑了撒,他们在吃拖鞋的时候多开心,你没看到吗?你小时候啃过什么?” 撒贝宁回想小时候,也确实没少捡地上玩意儿往嘴里塞,可还是忍不住担心,“现在社会环境不一样啊……” 其实,家长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分歧”:到底要给孩子一个绝对安全、干净、可控的环境? 还是让他们“脏”点、“野”点、多一些自由成长的机会? 李白和撒贝宁的家庭,每一次关于育儿的争执,其实都藏着中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 李白更像“观察员”,给孩子最大限度的探索自由,撒贝宁则是“守门员”,时时刻刻提防各种“风险”。 这样的差异,有时让家庭充满了小摩擦,但也正因为如此,家里时时有笑料,有张有弛。 当天晚上,两个孩子洗完澡睡觉,家里又恢复安静。撒贝宁洗着刚刚被啃过的拖鞋,心里其实也明白, 孩子们啃一啃拖鞋,未必真的就“脏坏了”,但那份担忧和责任心,是做爸爸后很自然的反应。 李白悄悄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撒,你很棒,是个好爸爸。 我知道你担心他们,但有时候,也要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世界嘛。等他们大一点,你会发现这些事都没那么严重。” 撒贝宁一愣,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容。“你说得对,反正以后他们还不知道要啃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后你来擦嘴,我来洗鞋,咱俩分工合作。” 李白哈哈一笑,两人把刚才的“小摩擦”轻轻放下。家,正是在一次次分歧和和解中,越过越温暖。 这以后, 撒贝宁看到孩子“啃鞋”之类的小状况,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紧张,有时还会在一旁和李白打趣:“啃吧,啃吧,谁小时候没啃过点不该啃的。” 而李白则变得更细心,见孩子玩得太“野”,也会提醒:“别太脏哦,等爸爸下班要挨说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孩子们在中西融合的家庭氛围中长大, 他们既有撒贝宁的认真细致,也有李白的自由随性。两个文化,两种性格,在一个家里磨合、碰撞、融合。 有时客人来家里做客,看见龙凤胎在地上“作妖”,撒贝宁也会自嘲一句:“这拖鞋没少被他们‘开箱测评’。” 孩子的童年就是一地鸡毛、一屋笑声。家长的成长,其实和孩子的成长一样,都离不开理解、包容和一颗柔软的心。
一次,撒贝宁回到家,看到龙凤胎孩子正在地上吃他的拖鞋,老婆李白就在一旁看着,并没
娱乐向日葵吖
2025-05-20 19:04: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