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十年班主任,送走五届毕业生后,我掏心窝子给各位家长说9条黄金规律:

杏花春雨影视 2025-05-20 13:21:17

当了十年班主任,送走五届毕业生后,我掏心窝子给各位家长说9条黄金规律: 1.初一成绩好的孩子,大概率会一直好下去 初一是道坎,别以为孩子小升初没考好没关系。 有的孩子就是初一混日子,初二数学直接不及格,后来补了半年也没补回来。 为啥?基础打不牢,越学越累。 初一知识简单,但习惯养成最重要,作业按时交、上课认真听、错题本用好,这些好习惯一旦养成,一辈子受用。 家长们,初一是打基础的时候,千万别放松! 2.有没有学习潜力,看数学和英语两科, 别拿"我家孩子文科好"当借口。 现在高考改革,数学和英语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重点高中选拔,这两科更是硬指标。 有的孩子,中考英语满分,数学118,最后去了市重点; 而数英都一般的孩子,最后只去了普通高中。差距就是这么大! 而且,数英强的孩子,思维活跃,学物理化学也轻松,形成良性循环。 家长们,一定重视这两科! 3.重点高中竞争激烈,中考一分千人,想上名校,每门课得分率不得低于95% 中考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拉分就在那几分之间。 特别是数学大题、英语作文、理化实验操作,一个不小心就掉队了。 有的孩子中考数学考了140分,最后离市重点就差了1分。 现在想想,要是再仔细些该多好啊! 所以,平时练习就要按满分标准要求自己,别想着"差不多就行",重点高中录取的时候可不会"差不多"。 4.初二成绩下滑主要体现在英语,数学,物理上,这三门课上 有的孩子,初一数学能考90多,初二突然就跌到60多! 这还不是个别,初二知识点突然变难,他自己又懒得问老师,成绩不掉才怪。 而他英语背单词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词汇量跟不上,阅读理解全靠蒙。 物理更别提了,上课根本听不懂! 家长急得团团转,后来给他请了家教,专门补这三科,好歹把成绩稳住了。 记住,初二是个分水岭,这三门课必须盯紧了! 5.语文不好的孩子,记住不是情商低,就是缺乏积累 别一提孩子语文差就说"孩子没开窍"。 班里有个孩子,从小不爱看书,作文写得像流水账,阅读理解扣分严重。 后来家里每天逼她看半小时书,周末带她去博物馆、看展览,慢慢语文就上来了。 记住,语文不是死记硬背,要靠积累和生活体验。 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孩子,家里基本都有个小型图书馆! 想学好语文,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哪怕只看10分钟,一年下来也超过40小时了! 6.学习好坏不是天生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成绩差的孩子往往忽视了基础习惯的培养。 总听家长说"我家孩子没开窍",其实哪有什么开不开窍! 成绩差的根本原因就是习惯不好:作业马虎、上课走神、错题不改。 我班上有个孩子,初一成绩中下,但他妈妈雷打不动每天检查作业、周末复习,初三一跃成了年级前十! 习惯养成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家长们别总找借口,与其抱怨孩子笨,不如从小培养好习惯。 记住,好学生不是天生的,都是管出来的! 7.有畏难情绪,很难学好数理化 我班上有个学生,数学选择题一看不会就空着,老师让他做难题就头疼。 结果到了初三,连基本函数都不会做!后来我逼着他每天做一道难题,不会就问,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记住,数理化就是要"啃骨头",越难的题目做出来,思维越开阔。 家长要有耐心,陪孩子一起面对难题,告诉孩子"不会做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别让孩子养成遇到困难就逃避的习惯,这样一辈子都吃亏! 8.初三知识综合性强,如果前两年基础没打好,漏洞太多,很难在短时间内补上。 初三复习时,老师都强调"查漏补缺",没掌握的知识点太多了,哪顾得过来? 班里有个学生初三才开始拼命补数学,结果发现初一的函数和几何都没学好,时间根本不够用! 最后中考数学只考了80多分。 记住,初三不是重新开始,是检验前两年学习成果的时候。 平时不努力,指望最后冲刺逆袭,那都是做梦! 从初一开始,就要把基础打牢,知识点一个一个吃透,别让"债"越欠越多,最后还不起! 9.物理化学想学好,抓住实验很重要,不做实验,死记硬背学不好这两科。 有的孩子学物理时,电路图死活看不懂。后来学校开放实验室,他自己动手接电路,突然就明白串联并联的区别了! 化学更不用说,元素反应、溶液配制,不亲手做实验根本理解不了。 现在很多学校实验设备不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实验,比如用小苏打和醋反应,观察气体产生。 实验才是物理化学的"灵魂",脱离实验的学习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实验课,条件允许的话,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0 阅读: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