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毛主席去食堂时,一个特务拎着木棍朝毛主席后脑勺砸去,千钧一发之际,警卫替毛主席挨下了这一棍。等到特务被捕后,警卫员已经晕了过去.
1940年9月的一个清晨,延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这一天,国民党的专员将要来到延安参观。
这本是一次例行的访问,但因为专员的身份特殊——他曾在国民党内部担任重要职位,被视为国民党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因此他的到来引起了许多共产党员的担忧。
专员到达延安后,受到了一如既往的热情接待。他参观了延安的各个设施,对共产党军队的生活和战斗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他对延安的印象出乎意料地好,甚至表达了对共产党抗日斗争的钦佩。然而,在参观结束后,他提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措手不及的要求:“我想见见毛主席。”
这个要求在延安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共产党干部强烈反对这一会面。他们担心专员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刺探,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否有暗杀毛主席的企图。
毕竟,国共之间虽然表面上联合抗日,但双方暗中角力,从未停止。
在党内的激烈争论中,毛主席始终保持着镇定。他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笑了笑,说道:“我不仅要见他,还要请他一起去食堂吃饭。”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他们知道,毛主席向来不拘泥于形式,但这次的决定却显得格外大胆。
当日下午,毛主席在警卫员蒋泽民的陪同下,来到设在延安的中央机关招待所。专员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毛主席,他立刻站起身来,神情恭敬地迎了上去。
“赵专员远道而来,不知延安风光如何?”毛主席笑容可掬,语气平和。
“延安的山水清秀,民风淳朴,确实不愧为抗日根据地的心脏。”专员也不失礼数地回应。
两人寒暄了一阵,毛主席便提议去食堂一同用餐。专员受宠若惊,连连点头称好。毛主席在蒋泽民的护卫下,与专员一同走向食堂。
食堂里,早已准备好了简单的饭菜。虽然延安物资匮乏,但今天的饭菜却格外丰盛。毛主席与专员共进午餐,席间谈笑风生。
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言辞,不时引得专员会心一笑,气氛渐渐轻松起来。然而,蒋泽民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四周。
正当大家其乐融融之际,危险正在悄悄逼近。就在毛主席与专员用餐时,一名男子悄悄潜入了食堂。
他衣着普通,表情冷峻,手中紧握着一根粗大的木棍,目光死死地盯着毛主席的背影。
这个男子名叫李顺,是国民党的一名小特务,奉命潜伏在延安,伺机行刺重要的共产党领导人。得知专员要与毛主席会面,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这次行动不仅是他的机会,也是他在国民党内部立功的最后一搏。
当毛主席站起身,准备离开食堂时,李顺看准了时机,猛然从暗处窜出,举起木棍朝毛主席的后脑勺狠狠砸去!
这一瞬间,蒋泽民的警觉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李顺的动作,几乎是本能地,他猛地冲向毛主席,用自己的身体挡在了袭击的方向。
“砰!”一声闷响,木棍结结实实地打在了蒋泽民的后脑勺上。剧痛瞬间传遍全身,但蒋泽民硬是咬牙忍住,不让自己倒下。他知道,此刻毛主席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特务显然没料到会有警卫员以身挡棍,一时间呆在原地,没能继续下手。就在这瞬间,其他警卫员迅速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李顺死死按倒在地,制服了他。
毛主席转身看到倒在地上的蒋泽民,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惜。他俯下身,查看蒋泽民的伤势,随后立即命令其他警卫员将蒋泽民送往医务所紧急救治。
专员目睹了这一切,脸色变得苍白。他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慌乱中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毛主席那镇定的神色所震慑,只得默默无语。
在审问中,特务承认自己是奉命行刺毛主席的,这次行动是他与上级秘密策划的,意在通过专员的访问,制造一个与毛主席接触的机会。而专员对此一无所知。
他虽是国民党的专员,但并没有参与这一暗杀计划。当得知特务的供述后,专员感到震惊和愧疚。
毛主席听取了报告后,对对专员进行了宽慰,表明了共产党的立场:“我们是来共同抗日的,不是来互相斗争的。今天发生的事,只能说明敌人还不想让我们团结起来。”
经过紧急治疗,蒋泽民并没什么大碍。毛主席多次探望,心情沉重。他深知,蒋泽民是为了保护他而受伤,心中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