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爆发后,张幼仪利用自己的家族背景和人脉,大量囤积军用棉、黄金等等,待价格上涨百倍的时候,她狠狠地发了一笔国难财…… 说起来,张幼仪也是个有故事的人。1922年,她和徐志摩一拍两散,成了单亲妈妈。好在有娘家撑腰,哥哥帮忙,她跑到德国镀了层金,回来后不仅当上了老师,还接手了家里的生意,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滩响当当的女大佬。到了抗战那会儿,国家乱成一锅粥,物资紧巴巴的,价格跟窜天猴似的。 张幼仪一看这架势,眼睛立马亮了,二话不说就拿钱砸进去,买了大堆大堆的棉花、染料,还有那些日常用的东西。战事越打越烈,这些玩意儿价格噌噌往上涨,她瞅准时机,把这些宝贝疙瘩高价出手,赚得盆满钵满。更绝的是,她还靠着人脉,悄悄囤了一堆黄金,这一搞,市场更乱了,通货膨胀得跟闹着玩似的,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民族那会儿眼看就要悬了,张幼仪这家伙,没跟大伙儿一块儿咬牙挺过去,反倒玩起了“冷酷赚钱大法”。你说她这招儿吧,商场上头倒是挺在理,可道德底线?早就扔到爪哇国去了。等抗战一完事儿,人家张幼仪揣着满满当当的银子,脚底一抹油跑到香港享福去了,最后还跑到美国定居。她那些后代啊,跟西方社会混得那叫一个溜,中文?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再瞅瞅徐志摩,虽然当老公不太靠谱,但爱国这点儿,你得服他。海外爱国运动里头,总有他的影子,为民族复兴那是又吼又叫。相比之下,张幼仪那套发国难财的戏码,简直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黑星”。虽说能捞到一阵子风光富贵,但历史的大书里头,想捞个好脸?门儿都没有!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