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张将军到酒泉某基地视察。就在路过机关服务社时,突然,他发现有几名服装

1964年,张将军到酒泉某基地视察。就在路过机关服务社时,突然,他发现有几名服装整齐,背着斜挎包的战士。张将军很奇怪,就过去询问。当了解状况之后,顿时怒火中烧:“把你们司令给我找来”   那天早晨,张爱萍将军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巡视了基地的训练场、士兵宿舍和指挥所。

由于基地地处戈壁荒漠,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他看到士兵们昂扬的斗志和纪律严明的作风,心中很是欣慰。

张将军为此感到欣慰,但同时也不免担忧,暗暗思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士兵们的生活补给是否跟得上?尤其是来自不同驻地的士兵们,能否在必要的物资供应上得到保障?

正当张将军一行人经过机关服务社时,张爱萍突然注意到几名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的士兵。

他们穿着整齐的军装,背着斜挎包,步伐疲惫却整齐划一,与周围的士兵略显不同。他们显然不是本地驻守的士兵,看上去也不像是刚刚执行完任务的样子。

张将军是个细致入微的人,立刻察觉到这些士兵的与众不同。他主动上前,关切地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来这里有任务吗?”

其中一位士兵有些拘谨地回答:“报告将军,我们是从另一个执勤点调来补给物资的。

之前我们在驻地用完了一些必需品,听说这里有服务社专门供应生活物资,所以我们特地过来采购。”

张将军接着问道:“那你们买到了需要的东西了吗?”这位士兵有些犹豫地低下头,说道:“报告将军,没有。

我们到了这里后,发现服务社的货架几乎是空的,连一些最基本的日用品都缺货。由于时间紧,我们从驻地过来一趟不容易,没想到竟然白跑了一趟。”

听到这些话,张将军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进一步询问得知,这些士兵在荒凉的环境中跋涉了数小时,期盼能在这里补充一些生活用品,结果却发现所需的物资供应紧缺。

更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服务社内既没有安排休息区域,也没有提供食物或饮水。士兵们已经在沙漠中的风沙中行军数小时,身体早已疲惫不堪。

张将军闻言,顿时怒火中烧。他严厉地命令一旁的工作人员道:“把你们司令叫来!这是什么情况?竟然让士兵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都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很快,基地的后勤司令赶到了现场。他在张将军面前站得笔直,但神情中带着一丝惶恐。他深知张爱萍将军为人严肃,尤其是对士兵的生活保障极为重视。

一旁的士兵们也意识到张将军的愤怒,纷纷默默退到一边。

张将军直截了当地质问后勤司令:“我刚才听到这些战士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只为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结果却扑了个空。

这不只是后勤工作上的失误,而是对士兵们身心健康的严重忽视!这样的后勤保障让人怎么安心?”

后勤司令听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解释道:“将军,我们的确在库存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运输不便,加上物资供应有些滞后……”

张将军当场打断了他的话,严肃地说道:“你们当领导的,要时刻想着士兵的困难。如今我们驻扎在荒凉的戈壁,士兵们整日与风沙为伴,工作艰辛无比。

可你们在后方的保障做不到位,让前线的士兵们缺乏最基本的物资补给,连口热饭、喝口水的地方都没有。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还敢推卸责任!”

将军接着命令道:“立即统计各执勤点的物资需求,马上联系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补充必需品。

以后各单位必须安排专门的后勤队伍,保证军需物资充足,让前线官兵不再为生活琐事而担心!”

在张将军的坚持下,基地迅速行动起来,后勤部门加班加点,组织物资补充,将一批急需的生活用品火速运往各个执勤点。

与此同时,服务社的管理也得到了完善,开始提供饮水、简易餐食和休息区域,确保来补给物资的士兵们能在此稍作休整,得到必要的补给。

经过一番整改,基地的后勤保障终于得到了显著改善。士兵们再也不用为了采购物资长途跋涉,基地服务社也随时备有充足的生活物资。

在张将军的严格督导下,这些小问题逐渐消失,士兵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整个基地的士气和士兵们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这件事之后,士兵们对张将军心怀感激。很多人传颂着张爱萍将军这次视察的故事,将他称为“最关心士兵的将军”。

对张将军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件后勤问题,而是关系到前线战士的尊严与生活质量,是保证军心稳定的关键所在。

0 阅读:117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4
2025-05-20 17:50

作者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就能把文章写出来丢人现眼!!!1964年解放军战士和张爱萍将军见面说话,会说“报告将军”这样的话?看着不别扭吗?最可能是“报告首长”,作者是脑子进水了吗?

用户28xxx71 回复 05-20 19:10
杠精 你好!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