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就餐,见一战士连打五份饭,王树声好奇上前询问,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20 08:58:15

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就餐,见一战士连打五份饭,王树声好奇上前询问,小战士一脸惊恐,小声地说:“别管!小心引火上身。” 1968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王树声大将像往常一样,端着搪瓷碗来到机关食堂。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总爱扎在战士堆里吃饭,这天中午发生的事,让食堂的炊事班老班长记了半辈子。 食堂西边窗口排着长队,王树声站在队尾跟年轻战士拉家常,忽然瞅见个精瘦的小战士端着铝制托盘,里头摞着五个搪瓷碗。老将军眯起眼睛数了数,确实是五个碗,他端着刚打好的白菜炖豆腐,特意选了个能看清整个食堂的角落坐下。 那小战士像阵风似的在各个窗口穿梭,萝卜烧肉舀五勺,白面馒头拿五个,动作熟练得像是天天干这活。王树声的筷子在菜汤里搅了三圈,愣是没往嘴里送,等小战士抱着五个碗往干部宿舍方向走,老将军把碗一撂就跟了上去。 小战士走到晾衣场拐角处,被王树声逮个正着,老将军刚要开口,那小战士脸唰地白了,左顾右盼确认周围没人,压着嗓子说:“首长您甭问,这事儿沾上要倒霉。”这话像根火柴,把王树声的火爆脾气“噌”地点着了。 当天下午,机关办公楼里炸开了锅,王树声带着警卫员查遍了干部宿舍,在后勤处办公室翻出了伙食登记簿。 白纸黑字写着:某位团职干部连续半个月登记五人份伙食,实际到食堂吃饭的只有他带的家眷。这事儿搁在别人身上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可王树声是出了名的“铁面判官”。 第二天,机关大院的操场上集合了全体干部,六十多岁的老将军站在水泥台上,手里攥着五个搪瓷碗,说话声震得杨树叶子直晃悠:“当年打黄安,炊事班背着铁锅爬雪山,哪个干部敢多吃口炒面?” 这话可不是瞎说,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时,王树声带头啃树皮的事迹在军史档案里记得清清楚楚。 处理结果当天就贴在了食堂门口:那位干部记大过,补交三个月伙食费,家眷限期搬出机关大院。总后勤部后来派了工作组下来,把整个机关的伙食账本翻了个底朝天。 要说王树声较这个真,那是有家传的,他亲叔公当年在鄂豫皖苏区搞特权,被二十出头的王树声亲手绑了送交苏维埃政府。 自打食堂事件后,机关里悄悄起了变化,原先总让通讯员打饭的干部们,现在到点就往食堂跑。 有个胖司务长有回偷藏了半扇猪肉,听说王树声要来检查,吓得连夜把肉送回炊事班。这些变化都被总政的巡视组看在眼里,写进了当年的作风整顿报告。 王树声的较真劲儿不只对别人,对自己更狠,他家住在筒子楼里,三伏天屋里热得跟蒸笼似的,行政处要给装电风扇,他愣是给拦下了:“前线战士还在猫耳洞里蹲着,我这儿有凉白开喝就挺好。” 食堂的炊事员后来发现,王树声吃饭专挑菜汤喝,肉片子都拨拉到年轻战士碗里。有回做红烧肉,老将军把自己那份全分给了同桌的新兵,自己就着咸菜啃窝头,这事机关大院的老人们现在提起来,眼眶还泛红。 那年冬天特别冷,机关给高级干部配发羊皮大衣,王树声那件领回来就没上过身,转头让警卫员送给站岗的哨兵。总后勤部来人检查时,看见老将军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军装,在雪地里跟战士们练刺杀。 要说这食堂事件的影响,那真是蝴蝶扇翅膀带起一阵风,第二年全军搞作风整顿时,总政专门把这事当典型材料下发。那段时间全军清退违规占用的伙食费高达两百多万元,相当于当时一个野战军的全年伙食开支。 王树声晚年住院时,主治大夫在病历上写“营养不良”,护士长看着检查报告直抹眼泪,说没见过哪个开国大将的血糖指标这么低。 机关食堂的老灶台前些年拆了,原地盖起新式餐厅,但墙上那块“勤俭节约”的铜牌子始终没换,落款处“王树声”三个字被摸得锃亮。 每天开饭前,值班干部都要把当年那五个搪瓷碗的故事讲给新兵听,这规矩从1968年延续到现在,成了这个部队雷打不动的传统。 信源:中国军网——《我们的好邻居王树声大将》

0 阅读:146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