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美貌寡妇为丈夫守节,七年未嫁。清明前夜丈夫托梦,叫她明晚去乱坟坡埋伏。寡妇照办,拿一麻袋躲在坟坡草丛里,半夜子时,见一个白面书生从坟头钻出,月下吟诗。寡妇瞅准时机,一麻袋将他罩住,扛起就往家里跑。 在清朝康熙年间,山东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位名叫李氏的寡妇。她的丈夫张生是个秀才,家里虽不富裕,但夫妻感情深厚。张生一心想考取功名,改变命运,可惜在一次赶考途中遭遇不幸。那年,他带着盘缠和书卷前往省城,半路上遇到了强盗,被抢了钱财还丢了性命,尸体被随意丢在荒野。消息传回村里,李氏哭得昏天黑地,几次想随丈夫而去,但想到家中还有老母亲要照顾,她咬牙撑了下来。她发誓为张生守节,终身不嫁,用自己的忠贞来怀念亡夫。 那时候,守节的寡妇在村里很受尊重。李氏长得漂亮,又年轻,守节的事迹传开后,不少人上门提亲。有的是真心想给她一个依靠,有的是看中她的美貌,想占便宜。可李氏心如铁石,不管对方开出什么条件,她都不为所动。她每天忙着种地、织布,供养婆婆,日子过得清苦却有骨气。村里人提起她,都说这是个烈女,可背地里也有人嘀咕,说她这么年轻,守一辈子太可惜了。 就这样,七年过去了。李氏从一个娇美的少妇变成了饱经风霜的妇人,但她的信念没变。到了第七年的清明节前一天晚上,她在睡梦中见到了张生。梦里,张生穿着白衣,面容和生前一模一样,语气温和地对她说,他在阴间过得安稳,但见她孤苦无依,很是放心不下。他告诉李氏,他已经为她找了个好归宿,让她第二天夜里带上麻袋,去村外的乱坟坡等着,说会有个白面书生从坟里钻出来,让他做她的依靠。李氏醒来后,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既感动又疑惑,丈夫的嘱咐听起来太离奇,可她还是决定试一试。 第二天,李氏找了个旧麻袋,天黑后一个人偷偷摸摸去了乱坟坡。那地方是村里没人愿意去的,乱坟堆里埋的全是无主尸骨,平时连白天都没人敢靠近。李氏藏在草丛里,心里七上八下,手里攥着麻袋,等着子时的到来。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只觉得这是对丈夫最后的信任。 到了半夜子时,月光照在坟地上,李氏瞪大眼睛盯着,突然看到一座小坟的土动了动,一个身影慢慢爬了出来。那人穿着破旧的儒衫,脸色苍白,长得斯斯文文,手里还拿着一卷书,站在月下念起了诗。李氏心跳得厉害,趁那人专心吟诗的时候,猛地冲过去,把麻袋往他头上一套,使劲勒紧。那人挣扎了几下,叫喊了几声,可李氏力气大得很,硬是把他拖回了家。 回到家,李氏把麻袋扔在堂屋地上,解开一看,那人已经昏了过去。她想起梦里的嘱咐,赶紧杀了只鸡,把鸡血洒在他脸上,又拿温水擦干净。过了一会儿,那人的脸色慢慢有了血色,呼吸也平稳了。李氏松了口气,把他搬到床上,自己守在一旁。 第二天早上,那人醒了,四下张望,满脸茫然。他问自己身在何处,又问李氏是谁。李氏镇定地说他是她的丈夫张生,前些日子摔伤了头,昏迷了好几天,现在才醒。那人摸着脑袋,皱着眉说自己什么也记不起来。李氏安慰他说没关系,她会慢慢帮他回忆。从那天起,那人就留在了李氏家,以张生的身份跟她一起生活。 村里人开始听说这件事,都觉得蹊跷,可见那人读书写字样样在行,又老实本分,也就渐渐接受了。实际上,这个白面书生名叫王生,原本是邻村的一个穷书生。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靠给人抄书谋生,后来得了重病,没钱医治,死后被随便埋在了乱坟坡。他的魂魄没散,恰好被李氏带回,用鸡血唤醒了生机,成了活人。 王生跟李氏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处得越来越好。他不像那些游手好闲的男人,整天只知道喝酒赌钱,反而很勤快,帮李氏干活,还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几年后,他决定重拾旧业,去考科举。凭着自己的才学,他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考中了进士,当了官。李氏也跟着他搬到城里,夫妻俩生了几个孩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村里人聊起这件事,都说是张生的魂魄不放心李氏,特意给她安排了这么个好男人。还有人说,这是李氏守节感动了上天,才有这样的好报。不管怎么说,这段奇缘在当地传了好多年,成了大家饭后的谈资。
清朝,一位美貌寡妇为丈夫守节,七年未嫁。清明前夜丈夫托梦,叫她明晚去乱坟坡埋伏。
混沌于浮云
2025-05-19 19:55:13
0
阅读: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