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金庸邀请聂卫平来家中做客,席间聂卫平连吃了13只大闸蟹,十分过瘾!可

小特讲体育 2025-05-19 18:05:50

1992年,金庸邀请聂卫平来家中做客,席间聂卫平连吃了13只大闸蟹,十分过瘾!可是金庸的脸色却十分难看,饭后聂卫平刚离开,金庸就把家里多年的保姆开除了!

1992年,金庸请聂卫平来家里吃饭,本来是朋友间的聚会,却因为聂卫平一口气吃了13只大闸蟹变得不简单。聂卫平吃得过瘾,金庸却黑着脸,饭还没散完,他就把多年保姆开除了。这是怎么回事?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故事?

金庸,大家都知道,是写武侠小说的泰斗,真名叫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他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火遍华人圈,连老外都抢着看翻译版。除了写小说,他还办了《明报》,当过大老板。不过,金庸不光是文人,还特别迷围棋,经常找人下棋,甚至在小说里都加了围棋梗,比如《天龙八部》那段“珍珑棋局”,写得让人拍案叫绝。 聂卫平呢,是中国围棋界的顶梁柱,1952年出生在北京,外号“棋圣”。他在80年代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大杀四方,连赢日本高手,把中国围棋的脸面给争回来了。他的棋风特别狠,算得又准,围棋迷一提他就竖大拇指。金庸和聂卫平怎么认识的?其实就是因为围棋。金庸特别崇拜聂卫平的棋艺,80年代还特意跑去北京找他聊棋,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 到了1992年,聂卫平去香港参加围棋比赛,金庸听说后特别高兴,非要请他来家里吃顿饭。这顿饭安排在金庸香港南区的别墅,地方挺雅致,满屋子书味儿。金庸特意准备了好菜,其中有一盘大闸蟹特别显眼。大闸蟹是秋天的好东西,蟹黄肥得流油,金庸知道聂卫平爱吃这个,特意多备了点,有15只。 聂卫平一坐下,看见大闸蟹就来劲儿了。他北方人性格,吃饭不讲究太多,直接上手,一只接一只地吃,足足吃了13只,桌上就剩两只给其他人分。他吃得特别香,还一个劲儿夸蟹好吃,估计是真饿了,加上比赛完心情好。可金庸在旁边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眉头都皱起来了。聂卫平光顾着吃,没注意这事儿。 饭吃完,聂卫平拍拍肚子,挺满足地走了。谁知道他前脚刚出门,金庸后脚就把家里干了多年的保姆叫过来,直接说:“你不用来了。”这保姆不是新人,在金庸家干了好些年,平时挺靠谱,怎么就因为这顿饭被炒了呢? 有人说,保姆可能在饭桌上对聂卫平不太客气。比如聂卫平吃得太多,她脸上挂不住,或者不小心说了啥不中听的话。金庸是主人,看不得这个,觉得保姆丢了他的脸。还有人猜,金庸怪保姆没管好蟹的数量,让聂卫平吃得太猛,显得家里东西不够,或者没提醒客人悠着点。可这些都只是传言,没人能打包票到底咋回事。真相估计只有金庸自己清楚,保姆心里可能也有数。 这事儿一传出去,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金庸太较真儿了,保姆干那么多年,就因为一顿饭炒了她,太不近人情。也有人说,金庸这人讲究礼数,保姆要是真没做好,触了他的底线,开除也不奇怪。毕竟他南方人出身,做事有自己的原则。 再说聂卫平,他吃了13只蟹,这事儿也被拿出来说。有人觉得他有点没眼力见儿,中国人讲究吃饭别抢光,留点给别人,他倒好,差点把蟹吃绝了。可聂卫平是北方汉子,性格直,吃饭就图个痛快,哪会想那么多礼节。他在棋盘上是高手,但在饭桌上可能真没那么细腻。 金庸呢,虽然不高兴,却没当场发作,还笑着送聂卫平出门,挺有修养的。他没把气撒在朋友身上,而是回头收拾保姆,这也看出他对外人宽,对家里人严的一面。这顿饭表面上是朋友聚会,其实还挺能看出俩人性格差别。金庸是文人,斯文又有底线;聂卫平是大侠,豪爽不拘小节。 这事儿对他们俩关系倒没啥影响。后来金庸还把《鹿鼎记》的版权送给聂卫平当礼物,聂卫平也一直挺感激金庸。保姆后来咋样没人知道,但这顿蟹宴成了大家聊天的段子。回头想想,南北文化差别在这儿体现得挺明显。北方人吃饭大大咧咧,南方人讲究个分寸,俩人凑一块儿,能没点小摩擦吗? 再往深里说,这事儿还挺接地气。谁家里请客没遇到过尴尬时候?主人想让客人吃好,客人吃太猛又怕不够,中间再有个帮手掉链子,气氛就容易僵。金庸和聂卫平这顿饭,放大来看,就是这么个理儿。聂卫平吃得过瘾,金庸却憋着气,保姆还稀里糊涂背了锅,挺有意思的。 这故事传到现在,大家看法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聂卫平不该吃那么多,显得不尊重主人;有的人觉得金庸反应过度,小题大做。你咋看呢?这顿饭到底谁对谁错?或者压根没啥对错,就是性格和习惯撞一块儿了?

1992年的这顿蟹宴,聂卫平吃得爽,金庸脸却黑了,保姆还莫名丢了饭碗。俩人的性格、文化差异全在这饭桌上摆出来了。你觉得金庸做得过不过分?聂卫平吃13只蟹算不算失礼?留言说说你的想法吧!

0 阅读:142
小特讲体育

小特讲体育

一个普通球迷,求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