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年8月,八旗铁骑大举攻入关内,对北直隶和山东发起进攻。 11月,清军围攻山东高阳,彼时孙承宗赋闲在家,他得知县令弃城而逃,便带着全家人登上高阳城墙,领导军民抵抗清军。 深秋的寒风掠过城墙垛口,七十六岁的孙承宗白须沾满尘土。这位曾经的总督、帝师翻出箱底褪色的官服,腰间别着蒙尘的龙泉剑,五个儿子紧随其后。他们身后跟着挑扁担的伙夫,箩筐里是刚烙好的杂粮饼——全城最后三袋面粉全在这儿了。 城墙下黑压压的清军阵中升起狼烟,镶白旗的云梯车吱呀作响。孙承宗抄起竹筐里的火油罐,火光映出他眼角的皱纹:"老少爷们看好了!油要等云梯钩住墙头再泼,省着点用!"城头响起零星的应和声,三百多个守军大半是没摸过刀枪的布贩、账房和私塾先生。 第一波箭雨落下时,孙家三公子被流矢射穿左肩。老爷子眼皮都没眨,撕下衣摆给他草草包扎:"当年萨尔浒大战,你爹我带着火铳队冲过冰河,这点阵仗算个球!"这话倒不假,二十年前他亲手训练的神机营,曾让八旗兵闻风丧胆。可眼下连支像样的火器都没有,墙头堆满菜刀、锄头和连夜熔化的铜烛台。 夜幕降临时,清军调来十辆楯车。孙承宗蹲在箭楼暗处,突然想起天启年间在辽东见过的"万人敌"火器。他猛地起身,差点撞翻油灯:"快!把鞭炮拆了,火药装进陶罐!"城里过年存的炮仗全被搜罗过来,混着铁钉碎瓷的土炸弹在墙根炸出朵朵火花,硬是逼退了夜袭的敌军。 第七天黎明,东门箭楼轰然倒塌。孙家五子带着三十个青壮扛着门板冲上去,用肉身堵住缺口。清军前锋刚露头,就被滚烫的金汁浇得惨叫——那是全城茅厕连夜熬制的"毒汤"。孙承宗站在硝烟里大笑:"努尔哈赤当年最怕老夫的火攻,他儿子倒是爱喝热乎的!" 围城第十三日,粮仓见了底。守夜的更夫发现南墙根有动静,逮住三个翻墙的衙役——他们怀里揣着给清军的降书。孙承宗在城头当众烧了降书,把自家最后半袋小米倒进大锅:"今天喝粥,明日杀马!高阳城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屈膝孬种!" 腊月初八,雪花混着血水在城墙结冰。多尔衮的帅旗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八旗主力开始总攻。孙家满门二十余口全上了城墙,连十四岁的孙女都握着剪子守在垛口。云梯如蜈蚣般爬上城墙时,老爷子突然扯开嗓子唱起《单刀会》,沙哑的河北梆子穿透喊杀声:"大江东去浪千叠,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 当清军破城那刻,人们看见白发老者端坐在县衙大堂。案上摆着崇祯御赐的蟒袍玉带,龙泉剑横在膝前。五个儿子战死四个,剩下的小儿子正要背他突围,被一把推开:"去告诉你娘,老夫没给蓟辽边军丢人。" 高阳城破的消息传到北京,崇祯帝摔碎了茶盏。后来人们在废墟里找到孙家女眷的簪子,十九支银簪整整齐齐码在瓦砾下——城破时她们集体投了井。倒是那个弃城逃跑的县令,三年后在江南酒楼上,被个唱曲的姑娘用剪刀捅穿了喉咙,据说姑娘姓孙。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5评论】【27点赞】
顽石
孙大人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