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执行军务,路过家乡,偶然想起结发妻子,于是回家去看望,谁知进门见妻子肚皮鼓了,扭头就走,第二天报上新闻,顾宅起火,烧毁房子财物也损失不少,最不幸的是顾妻烧死了。 江苏涟水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一栋老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当地村民奋力灭火,却为时已晚。废墟中,搜救人员发现了一具焦黑的女性尸体——这是杨朝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顾祝同的原配妻子。 火灾发生前一天,顾祝同曾短暂造访此处。 二十四小时后,杨朝云命丧火海,这场悲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婚姻纠葛与人性冷暗? 顾祝同与杨朝云的婚姻始于1918年。 当时顾祝同刚从保定军校毕业,接受了父母之命,迎娶了邻村农家女杨朝云。 这是一场典型的包办婚姻:新郎志在军旅,新娘勤劳朴实但几乎不识字,婚后不久,顾祝同即踏上军旅生涯,两人聚少离多。 婚后第二年,杨朝云诞下一子顾孝光,三年后又生下女儿顾德润。 按理说,这应是巩固婚姻的纽带。 可随着顾祝同军职升迁,夫妻间的鸿沟却日益加深。 顾祝同逐渐融入上层社交圈,而杨朝云仍固守乡村生活方式,不懂城市礼仪,不会社交辞令。 1927年,顾祝同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军旅生涯达到新高峰。 同年,他在苏州结识了才女许文蓉。 许文蓉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画,谙熟琴棋书画,与粗通文墨的杨朝云形成鲜明对比。 顾祝同很快被许文蓉吸引,两年后,他将儿女从涟水接到上海,交由许文蓉抚养。 这一决定对杨朝云是沉重打击。 她失去了与丈夫唯一的连接,被彻底遗弃在乡下老宅。 1930年至1937年间,顾祝同几乎未回过涟水老家。 在上海与许文蓉以夫妻名义同居,对外宣称许为正室,而真正的妻子杨朝云,则被遗忘在破败的老宅中,靠微薄的生活费度日。 1937年6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顾祝同因公务路过涟水,原本计划直接前往南京。 可根据许文蓉的侍女后来证词,许文蓉曾劝说顾祝同:"无论如何应去看看发妻,以表尊重。" 6月15日下午,顾祝同带着副官来到涟水老宅。 推开门的一刻,他愣住了,屋内陈设破旧,蛛网遍布,而角落里的杨朝云面容憔悴,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高高隆起的腹部。 顾祝同顿时怒火中烧,十年未见,杨朝云竟然怀孕! 他认定妻子与人通奸,二话不说拂袖而去,甚至未与杨朝云交谈一句。 当晚,顾祝同入住县城旅店,据说脸色铁青,拒绝任何人提及杨朝云。 第二天早晨,顾祝同一行匆忙离开涟水。 同日下午三时许,顾家老宅突发大火,邻居发现时,火势已不可控制,等火势扑灭,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杨朝云的遗体,已烧得面目全非。 火灾消息传开后,涟水县警方立即立案调查,因涉及高级将领,案件受到上级关注。 警方传唤顾祝同回涟水协助调查。 警方调查显示,火灾起因不明,无法确定是意外还是人为。 因证据不足,加上顾祝同权势显赫,调查很快无疾而终,被定性为"意外火灾",顾祝同仅认领遗体,随即返回上海。 关于杨朝云"怀孕"一事,存在多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杨朝云可能患有肝病引起腹水,导致腹部肿胀。 长期精神压抑、生活条件恶劣使她健康状况恶化。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杨朝云确实与他人有染,当地甚至有传言,指认可能的男性对象,但无论哪种说法,都缺乏确凿证据。 火灾的可疑之处在于:起火点在杨朝云居住的房间,火势异常猛烈,短时间内吞噬整栋房屋。 更巧合的是,火灾恰好发生在顾祝同离开后数小时,而老宅内无明火用具。 种种迹象表明,这可能并非简单的意外。 顾祝同的副官张明德,在1949年后的一份证词中提到:"当日离开涟水后,顾将军曾与人密谈,次日得知火灾消息时,并无惊讶之色。"这一说法为悬案增添了新的疑点。 杨朝云死后不久,顾祝同即公开与许文蓉完婚,将其接至上海生活,并陆续生育十个子女。 此举在社会上引起非议,但因顾祝同地位显赫,无人敢明确质疑。 许文蓉的命运同样跌宕起伏。 1941年,顾祝同纳妾美素娟,引起许文蓉强烈不满。 据传,许文蓉设计毒杀美素娟,但借助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关系免于处罚,这一事件让顾家再度陷入丑闻。 杨朝云的悲剧,涟水县志中,对此事只有寥寥数语记载:"1937年6月16日,顾祝同原配杨氏死于家宅火灾,具体原因不明。" 一场可能的谋杀,就此被历史尘埃掩盖。
顾祝同执行军务,路过家乡,偶然想起结发妻子,于是回家去看望,谁知进门见妻子肚皮鼓
笑对的风雨
2025-05-19 10:57:33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