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俄乌谈判失败,俄军加大战场压力,莫斯科到底是哪里来的底气呢?备受瞩目的俄乌直接面对面会谈于16号当天结束,谈判结果并不乐观,双方最终同意交换1000名战俘,完成一次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俘交换行动,仅此而已啊,其他任何的突破都没有。 俄罗斯代表团态度强硬,要求乌克兰放弃乌东四州,乌方断然拒绝,俄方还撂下狠话,下次谈判可能要八个州。 普京根本没露面,泽连斯基想和他单谈的计划泡汤,失望之余直接飞走,特朗普本打算加入会谈,见普京不去,也取消行程。 谈判规格大幅降低,只剩俄乌代表团对谈,美国和土耳其的观察团在一旁看着,哪能有什么大进展? 战场上,俄军给乌克兰的压力越来越大,红军城和红利曼方向,俄军不断增兵,谈判期间更是达到高峰。 乌克兰虽然用无人机袭击了克里米亚的俄军弹药库,造成不小损失,可面对俄方的军事压迫,明显有些吃力。 为什么乌克兰的这次行动没掀起波澜?西方媒体竟然低调处理,没像前三年那样大肆宣传。 原因何在?西方的士气正在下滑,内部危机感加重,印巴战争中,中国武器体系的出色表现让北约震惊,暴露了他们军事思想的滞后。 他们意识到,俄乌冲突三年没压垮俄罗斯,反而让中国抓住了宝贵的发展时间。这时间窗口有多关键啊! 在外交领域,特朗普17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计划与普京通电话,商讨停火及贸易事宜,随后将与泽连斯基及北约多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 显然,特朗普也觉得局势不妙,可俄方的底气从哪来?除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中俄的稳定关系是个重要支撑。 中国的发展也在悄然改变格局。军事上,歼-10战机在印巴战争中击落三架阵风,让北约刮目相看。 科技上,中国发射12颗算力卫星,计划建成2800颗卫星的算力网络。这种体系化能力让西方既羡慕又不安。 反观西方,三年里大量军费和武器消耗在乌克兰,军事改革却没跟上,中国的进步间接增强了俄罗斯的信心,也让西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 全球似乎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平静期,不是因为西方热爱和平,而是他们需要时间调整军事体系。可俄乌冲突不停,欧洲的资源还得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砸。 俄罗斯看准了西方的退意,打算趁机扩大战果,普京的态度为何突然硬气?中俄的背靠背关系给了他底牌。未来局势会怎么发展? 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时间窗口让中国站得更稳,也让全球博弈变得更复杂。 冷静观察,保持中立,中国的发展不仅为自己赢得主动,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世界格局的走向。
俄乌谈判开始后马上谈崩,俄方代表当场“拍案而起”,说出的话吓到在场所有人!俄
【387评论】【2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