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终儿子依旧被枪毙,赫鲁晓夫悲痛欲绝,他下定决心要报复斯大林! 莫斯科,1941年冬,克里姆林宫的办公桌后,斯大林正审阅文件。 突然,门被推开,一个矮胖的身影冲进房间,直接跪倒在地,这人是尼基塔·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刚刚犯下了无法挽回的错误。 在一次军营聚会上,酒精冲昏了列昂尼德的头脑,争执中,列昂尼德掏出手枪,击中了战友瓦西里的胸口。 瓦西里当场死亡。 军事法庭的判决很快下达:死刑。 消息传到赫鲁晓夫耳中,如同晴天霹雳,赫鲁晓夫立刻从基辅飞往莫斯科,连夜求见斯大林。 办公室内,赫鲁晓夫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伊奥西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求求您,饶恕列昂尼德吧!" 斯大林面无表情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赫鲁晓夫,抽了一口烟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斯大林的声音冷淡而坚决,苏联正处于战争初期的困境中,军纪松弛成为一大问题。斯大林需要用铁的纪律维持军心。 赫鲁晓夫没有起身,从膝盖跪行至斯大林脚边,双手紧紧抱住斯大林的双腿。 "求您念在孩子年少无知,念在前线需要每一个战士..." 斯大林的眼神闪动了一下。室内沉默了近十分钟。 "好吧,给他一个机会。改判前线服役,戴罪立功。但死刑只是缓期执行,不是取消。" 斯大林最终做出了让步,列昂尼德被派往最危险的前线,在那里或许能用鲜血洗刷罪孽,或许会死在德国人的子弹下,对斯大林而言,这两种结果都能接受。 列昂尼德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加入了空军,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列昂尼德在1942年参加了多次空战。 军事记录显示,列昂尼德击落了两架德国飞机。但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向了悲剧。 1943年3月初,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列昂尼德驾驶的战斗机,在一次空战中被击中,迫降在德军控制区。 列昂尼德本可以选择自杀或拼死突围,但求生的本能战胜了一切。列昂尼德举手投降了。 列昂尼德在被俘后不久,出现在了德国的反苏宣传材料中。 照片上的列昂尼德穿着整洁的衣服,面带微笑,旁边的德国军官正与其握手。 宣传单上印着大字:"看啊,连苏联领导的儿子都选择了投降!" 这些宣传单,被德军飞机撒向苏军阵地,对士气造成了极大打击。 很快,情报人员将这一消息,连同宣传单样本呈递到了斯大林案头。 斯大林暴跳如雷。 "叛徒!战争关键时刻背叛祖国,这是不可饶恕的!" 斯大林立即下令,派出特别行动小组,秘密潜入德军后方,不惜一切代价抓回列昂尼德。 一周后,特别行动小组通过一次,精心策划的突袭,成功从德军俘虏营中带回了列昂尼德。 莫斯科军事法庭再次开庭。这次的罪名更为严重:叛国罪。 赫鲁晓夫再次站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门前。 这一次,守卫拦住了赫鲁晓夫,斯大林拒绝见面,赫鲁晓夫在门外等待了三天三夜,寸步不离。 第四天,斯大林终于让守卫放赫鲁晓夫进来。 办公室内,赫鲁晓夫再次跪倒。 "伊奥西夫·维萨里奥诺维奇,列昂尼德只是一时软弱..." 斯大林打断了赫鲁晓夫的话:"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你是一个优秀的同志,但你的儿子背叛了祖国。如果连领导的家属,都能免于法律制裁,我们还如何要求普通士兵赴死?" 赫鲁晓夫在地上匍匐前进,再次抱住斯大林的双腿。 "求您,就当是看在我多年服务的份上..." 斯大林用力挣脱了赫鲁晓夫的双手。 "够了!法庭会给出公正判决。" 1943年3月15日清晨,列昂尼德站在一根木柱前,背后是刚刚挖好的坑,没有最后的陈词,没有任何仪式。军事法庭的判决已经宣读:死刑立即执行。 一阵短促的枪声过后,列昂尼德的身体倒入坑中,按照处理叛国者的惯例,列昂尼德甚至没有一块刻有姓名的墓碑。 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在办公桌后点燃了烟斗,面前是赫鲁晓夫递交的辞职报告。 斯大林用红笔写下批示:"驳回,前往斯大林格勒战场,担任政治委员。" 斯大林格勒战场,是当时战况最为惨烈的地方,无异于另一种死刑。 但赫鲁晓夫接受了这个安排,或许是为了逃避悲痛,或许是为了在战场上寻求解脱。 不仅在斯大林格勒活了下来,还因出色的工作被调回莫斯科,继续担任重要职务。 只是儿子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赫鲁晓夫。 苏联的官方记录,对列昂尼德的死讳莫如深。 赫鲁晓夫从未公开谈论过儿子的事,直到1964年赫鲁晓夫被解除所有职务后的私人日记中,才有一句简短的话:"每个父亲都有保护儿子的本能,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我不后悔我的选择,也不原谅列昂尼德的背叛。"
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但最
行走的小房车
2025-05-19 08:3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