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日本轰炸机在江西南昌扔下了数颗炸弹、凝固汽油弹,自此拉开了日军入侵江西的序幕。日军在江西囤积了8个师团,将近10万人的军队,在江西境内制造多起大屠杀,屠杀普通百姓数万人。 1937年8月,日本空军对南昌发动了大规模空袭。那时候,南昌还是个热闹的城市,街头商贩叫卖,居民过着普通日子。可一夜之间,炸弹落下来,街道被炸得坑坑洼洼,房子塌了,火烧得半天红。日军不光扔普通炸弹,还用上了凝固汽油弹,这种东西一炸就是一片火海,跑都跑不掉。从1937年8月到1938年8月,几乎天天有空袭,平民死伤无数,医院里挤满了人,药不够用,连吃的都快没了。南昌就这样成了日军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彻底打乱了江西的平静。 日军在江西集结了8个师团,差不多10万人的兵力。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把江西当成了主战场之一。他们的目标很清楚:占领南昌、九江这些战略要地,控制长江交通线,再往内地推进。1938年7月,日军把战火烧到了九江,长江两岸全是硝烟。那时候,中国守军第九预备师在九江拼命守城,可日军飞机、军舰一起上,火力太猛,根本挡不住。7月25日,小池口失守;26日,九江城区也丢了。从南昌到九江,日军的铁蹄一步步踩进来,江西的老百姓彻底陷进了战争的深渊。 日军的暴行 日军进了江西,简直就是一群疯狗,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南昌被炸成废墟不算,他们还跑到彭泽、湖口、武宁这些地方大开杀戒。比如在彭泽县汪村,村民根本没惹他们,可日军一进村就屠杀,连田里的庄稼都被血染红了。高安那边更惨,1939年,庄上村有个孕妇叫胡锁凤,被日军抓住剖开肚子,孩子挑在刀尖上满街走,村民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还有上罗村的陈茶花伯父,人称“鸡公公”,他想偷偷救被抓的妇女,结果被日军发现,用他自己的烟斗砸头砸死了,血流了一地。 1942年6月,日军打到抚州,临川县文昌桥下,他们把15885个老百姓绑起来,直接推到河里淹死,河水都被血染红了,当地报纸说赣东那片地方简直成了人间地狱。日军还不光杀人,他们还用毒气弹。1939年攻南昌时,一天就往守军阵地扔了2万枚毒气弹,空气里全是毒雾,士兵咳着血倒下,连喘气都困难。更狠的是,他们往水井和自来水里投细菌,瘟疫一传开,村里到处是尸体。据统计,江西300万人都成了灾民,家没了,地毁了,日子没法过了。这些事听着就让人冒火,可这就是当年江西人实实在在经历的苦难。 面对日军的暴行,江西人民没坐着等死,他们站起来了。南昌空袭刚开始,就有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帮着搬伤员、运物资。虽然没枪没炮,但他们用自己的办法跟敌人斗。比如九江保卫战,中国68军在小池口死守,硬是打退了日军四次登陆,虽然最后没守住,可那股拼劲让日军也吃了不少苦头。 还有个叫汪国镇的人,是彭泽县汪村的老师。1938年7月1日,日军来了,他先把村里的老人、妇女、孩子带到山里躲起来,自己留下来面对敌人。日军抓住他,用烧红的铁条烫他胳膊,拿铁锤砸断他的腿,想逼他写投降书。可汪国镇硬气得很,忍着疼写了“匹夫不能为国拒敌,唯死而已”。日军气疯了,用刺刀捅了他几十刀,他到死都没屈服。他的事迹传开后,点燃了不少人的斗志,大家都说:“有这样的人在,咱们不能认输!” 除了汪国镇,高安的上罗村“鸡公公”也让人敬佩。他虽然是个普通老头,可为了救人,连命都搭上了。这些人不是大英雄,没上过战场,可他们的牺牲让江西人看到了希望,也鼓舞了更多人加入抗战。江西的抗战就这样靠着无数普通人撑了下来。 熬了八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投降了。9月14日,南昌举行了日军投降仪式,那天街上全是人,虽然城市破得不成样子,可大家脸上都带着笑。中国国旗挂起来,日军军官低头交出佩剑,那一刻,江西人总算喘了一口气。 战争结束了,可日子还得过。江西到处是废墟,路断了,桥塌了,房子没了。政府组织人修路、架桥、建学校,农民回田里种地,慢慢地把生活捡起来。南昌的街头,废墟上盖起了新房子,市场又热闹起来了。那些牺牲的人,像汪国镇、“鸡公公”,他们的家人既难过又骄傲。汪国镇的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学校里老师讲他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和平多不容易。他的遗言“匹夫不能为国拒敌,唯死而已”成了不少人的座右铭,大家都说,得记住这段历史,别让先辈白白牺牲。 江西人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苦日子一点点熬过去。村里田里又有了生气,城市也恢复了往日的模样。这片土地上的人,没被战争打垮,反而更团结了。
1937年8月,日本轰炸机在江西南昌扔下了数颗炸弹、凝固汽油弹,自此拉开了日军入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5-18 13:52: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