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李成器哭着让皇位给弟弟,李旦对他说:“你是嫡长子,朕若不立你为太子就是乱了礼制。”李成器一听,跪着不肯起说:“社稷太平时立嫡长子为先,社稷不安则先立有功者,儿臣岂敢位居平王之上!”
710年的唐朝,那叫一个动荡不安,跟坐过山车似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拍即合,居然把唐中宗李显给“送走”了,打算步武则天的后尘,自己当皇帝。这世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乱世里头,英雄多得是。”就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权力游戏里,李成器和李隆基这对兄弟,那是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肚量。
李旦大爷好不容易又坐上了皇位,可朝廷里头还是乌烟瘴气的。太子这位置,空着呢,俩候选人:一个是正宗的长子李成器,另一个是大功臣平王李隆基。大臣们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李旦瞅瞅李成器,说:“你是老大,朕不立你,礼法何在?”结果李成器一听,眼泪哗哗的,直接跪地上不起来了,扯着嗓子喊:“国家太平的时候,长子继位那是规矩;国家乱糟糟的,那得看谁立功大。我哪敢爬平王头上啊!”接下来几天,他天天在老爸面前哭鼻子,死活不当太子。李旦一看,这孩子真是实心眼的,一感动,就改了主意,立李隆基当太子,给李成器封了个宋王,还让他当了个司徒。这事儿可不简单,得来全靠智商在线。太平公主心里头不痛快,偷摸着找上李成器,撺掇他一脚踢开李隆基,自己坐上那把龙椅。结果呢,咱们这位李成器大哥,一转身就把这事儿告诉了李隆基,俩兄弟一合计,直接找老爹李旦告状去了,太平公主的如意算盘,啪叽一下,打碎了,李隆基的宝座,那叫一个稳!
打那以后,李成器就像个超级隐士,朝政的事儿,他不掺和,皇位的光芒,他不抢,就愿意在背后默默守望着这片好不容易盼来的太平日子。
历史的车轮轰隆轰隆往前跑,李成器虽然没坐上那把交椅,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伙儿,啥叫真正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的那份谦逊和大气,让他在乱世里头,愣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后人提起他,那是一个劲儿的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