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去银行取钱,取了2.1万元,清点无误后离开银行。事后银行竟打来电话,称操作失

侃社会热点 2025-05-17 22:33:45

男子去银行取钱,取了2.1万元,清点无误后离开银行。事后银行竟打来电话,称操作失误,多给了他1万元,还要求男子还钱。男子果断拒绝,竟被银行告上了法院…… 这天,是陈强(化名)发工资的日子,他特意请了假来银行取钱,准备晚上跟妻子庆祝一下。 “取21000元。”陈强慢条斯理地说,“一万换成50元一张的,另一万换成100元一张的,剩下的1000元也要100元面额的。” 柜员小李(化名)点点头,在键盘上快速敲击。陈强注意到她的手指有些发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还不太熟练。 “请您稍等。”小李说着,转身去金库取钱。十分钟后,四捆钞票摆在柜台上。小李用验钞机清点了一遍 陈强接过钱,就准备离开,小李却提醒道:“先生,按照银行规定,钱款离柜概不负责,请您当面点清。” 他点点头,走到等候区的椅子上坐下,一沓一沓地数起来。50元面额的两捆各100张,100元面额的两捆各50张,再加上10张100元,不多不少正好21000元。 晚上,陈强正和家人吃着饭,手机却突然响了,还是个陌生号码。 “陈先生您好,我是XX银行的经理。今天下午您在我们银行取款时,我们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多给了您1万元。请您尽快归还。”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男性声音。 听到这话,陈强愣住了,慌忙解释道:“不可能,我当面点清了,就是21000元。” “我们的系统显示,实际支付了31000元。如果您不归还,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银行经理却始终坚称,就是取错了 陈强气得浑身发抖,愤怒反驳道:“我取的就是21000元,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本以为这通电话只是无妄之灾,银行肯定能查清楚真相。然而几天后,陈强却收到了法院传票。 一审开庭时,银行提供了系统记录和柜员的证词。法官认为,银行系统记录具有法律效力,判决陈强返还1万元。 陈强不服,当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虽然银行的监控确实拍到了小李给了陈强四捆钱,但监控画面并不能清晰显示每一捆钞票的确切张数。 银行声称一捆50元面额的是100张,一捆100元面额的是50张,但这只是银行单方面的说辞,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对于陈强是否构成不当得利,银行未能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多支付了1万元。 法院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无法证明陈强构成不当得利。根据离柜概不负责,那银行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最终,法院判决林晓斌不用退还10000元。 大家觉得,这个判决结果合理吗?一起来讨论一下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侃社会热点

侃社会热点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