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一家,男的在旧社会,地无一垅,房无一间,为了生计,跟人上山当了刀客,所幸没
村里有一家,男的在旧社会,地无一垅,房无一间,为了生计,跟人上山当了刀客,所幸没有命案,在村里也没有民愤,划个地富不够格,只好给划了个坏分子,在村里小心翼翼的生活着,运动来了,地富反坏分子一个个都挨了斗,可他抢来的老婆帮了他的大忙,一口气为他生下五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膀大腰圆,村里的干群都怕得罪了他,将来遭他儿子们报复,再说农村里,山不转,水转的,起房盖屋,谁不找人帮忙。所以历次运动,这家人都没受冲击。一次次都躲过了。
六七十年代时,农村有俗语,小子无能,改名换姓,有一线希望,男的就不招亲,因为那时法律不健全,入赘女婿常招之村里人和女方家族势力的歧视。男的孩子多,为了孩子们能成个家,他可顾不了这么多,利用上门招亲门坎低的优势,先后把四个儿子招亲出去,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几孩子一分钱没花,老婆有了,家产也有了,男的偷着乐。
八十年代时,政策变了,压在头上的帽子摘了,男的一家这才扬眉吐气了。最小的儿子很争气,抓住机遇,勤奋学习,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了乡政府,当了机关干部,后来升任了乡长。招亲出去的四个儿子一个个把岳父母养老送终后,有了回到父母身边的念头,然后通过乡政府工作的小弟帮忙,陆续带着一家人回到了二老身边,孩子们都很孝顺,轮换照顾着两位老人,两位老人不愁吃,不愁喝,这个儿子给的钱没花完,那个又给了,乐的整天脸上挂着笑,逢人就说多子多福,好啊!
大石
什么意思
用户10xxx91
不就是广东那个三代改姓的翻版吗
快乐大力哥 回复 05-18 16:46
不一样。这个是上门,提供劳动力的,而且上门女婿的后代在村里待遇会比其他村民的孩子差点;这个和嫁出去的,又回来靠娘家的,差不多。广东的例子是过去吃干抹净,然后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