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按手印,但这里走集体经济道路,经济发展比周边乡镇发展得都好!1982年11月,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公社社员就“土地承包到户” 展开一次大讨论。绝大多数社员拒绝分田单干,全公社六个生产大队3055户(除了4户愿意分田单干)都派代表在一份“决议书”上签上名字,摁上了鲜红的手印。抗日英雄、公社老书记雷金河带着“决议书”两赴北京,并找到时任河北省委书记李尔重,当面向他立下“军令状”—— “我们不分包到户!”三年后,分田单干的4户觉得还是集体合作经济好,也按手印加入了。当时他们的勇气不亚于安徽的"十八勇士"。雷金河的境界高,李尔重的胸怀广,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几十年来,那里的村民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劳动形态。几十年过去了,周家庄先后荣获“国务院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截止去年底,这里的10个生产队已经发展到了4433户13955口人,工业产值131278万元,社会生活水平比改革开放的初始之年增长了196倍。2006年,晋州市农民纯收入是3774元,而同年周家庄乡人均分红达到5609元。2013年,周家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14104元,比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高出近6000元。向真正共产党员李尔重、雷金河同志致敬,这样的好干部才是老百姓最信任的好干部,老百姓幸福路上的领路人。应该建立一个更大的纪念馆,陈列三千多户坚定走社会主集体道路的红手印。
有意思,高铁上碰到了道德绑架的,直接回怼让她无地自容。在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铁上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