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彭子佳 在土耳其的斡旋下,乌克兰与俄罗斯代表团于当地时间周五在伊斯坦布尔多尔马巴赫切宫举行了自 2022 年全面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这场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的谈判持续仅 105 分钟,最终在核心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但达成了自 2023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俘交换协议 —— 双方将各自释放 1000 名被俘人员。 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率领的代表团中,6 名成员身着作战服,胸前别着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守军徽章;俄方代表团则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领衔,全员身着深色西装,刻意与乌方保持 3 米以上距离。俄方在会谈中提出 "分阶段停火方案",要求乌克兰从第聂伯河以东、克里米亚及顿巴斯地区撤军至 2021 年控制线,作为交换条件可暂时冻结冲突状态。这一要求被乌方当场拒绝,乌梅罗夫会后对媒体表示:"俄罗斯试图用军事占领成果换取谈判筹码,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领土割让。"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利透露,俄方同时要求解除对其化肥出口制裁,并允许重建刻赤海峡铁路桥,这些诉求被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视为 "战争红利合法化"。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则指出,俄方提案实质是 "将侵略成果制度化",与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相悖。会谈唯一实质成果是达成 "千人战俘交换协议",这是自 2022 年 9 月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员互换。 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基斯利恰表示,首批交换名单已完成核对,包含 630 名乌军士兵、370 名平民,其中不乏 2023 年巴赫穆特战役中的重伤员。俄方释放人员中,预计包含 450 名俄军士兵及 550 名亲俄武装人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换首次纳入 "平民战俘" 类别,包括 127 名马里乌波尔医院工作人员和 89 名扎波罗热核电站技术人员。国际红十字会将全程监督交换过程,确保符合《日内瓦公约》规定。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 "关键角色" 言论持续发酵,其在空军一号上宣称 "只有我与普京的会谈才能改变局势",被乌克兰政府视为 "对主权国家的外交冒犯"。泽连斯基办公室发表声明:"乌克兰的命运由乌克兰人民决定,而非第三方调解人。"与此同时,欧盟正加速推进第 18 轮制裁,拟对 76 家俄罗斯军工企业实施芯片禁运,并将 34 名参与 "虚假公投" 的官员列入资产冻结名单。俄方威胁将采取 "对等能源断供" 作为回应,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应声上涨 9.7%。 此次会谈被视为 2022 年伊斯坦布尔谈判的 "重启尝试",但与当年达成的《粮食出口协议》相比,当前谈判框架已发生根本变化:俄方从 "寻求中立地位" 转为 "固化占领事实",乌方则从 "有限妥协" 转向 "全面收复失地"。土耳其智库欧亚战略研究院指出,双方的谈判立场差达到 1991 年以来最大值,停火可能性较 2023 年冬季下降 42%。这场被战火打断的谈判,最终定格在 "分歧依旧,交换可期" 的微妙平衡中。但对于结束战争的愿景而言,金色大厅的水晶灯下,仍未照出突破僵局的曙光。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乌克兰做出重大让步,乌方代表一开口,就等同于满足了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条件俄乌谈判
【9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