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齐齐哈尔某酒店,突然发现11枚定时炸弹,排爆专家于尚清赶来,成功拆除10枚后,当剪第11枚引线时,炸弹竟突然爆炸! 2003年9月,齐齐哈尔的萨拉伯尔酒店正忙着准备第三届绿色食品博览会,酒店就在市中心,挺大的,会议那天估计得有上千人来,算下来人流量能上万,工作人员早几天就忙开了,检查每个地方,想确保没啥问题。 就在开幕前一天早上,有个工作人员去后厨检查,猛地发现水池边绑着三枚炸弹,炸弹上的数字一秒一秒倒计时,旁边还有液化气罐,滴答声听着让人心慌。 酒店经理赶紧让人疏散人群,同时打110报警,警察一到现场,一边叫武警和消防帮忙清人,一边为拆弹犯愁,炸弹在市中心,旁边又是液化气。 如果炸弹真爆炸了,不光会议开不成,还会伤一大片人,说不定还会吓得大家人心惶惶,当时齐齐哈尔没专门的拆弹人,临时找人又怕出岔子,万一没拆好,反而炸得更快,时间一点点过去,情况越来越急。 有人提到于尚清,他已经从公安局退了休,以前是治安大队队长,处理过爆炸物,虽然那跟这次的炸弹不太一样,警察给他打电话,想问问有没有认识的行家。 于尚清却说没人比他更合适,自己愿意去试试,警察怕他没把握,他却说时间不等人,得赶紧干,他赶到酒店,套上防爆服,直奔后厨。 后厨的三枚炸弹让于尚清直冒汗,每枚炸弹都裹着胶带,数字还在倒计时,液化气罐就在旁边,太危险,他先小心翼翼把炸弹挪到安全地方,离液化气远点,然后盯着引线看。 红白两根线摆在那,他憋着气,剪了白线,炸弹停了,危机先解了,接着,他用这办法拆了剩下两枚,有了点经验,可精神还是紧绷着,三枚炸弹拆完,现场的人总算松口气。 可还没等于尚清歇口气,楼上又传来消息,发现八枚炸弹,藏在不同地方,于尚清没停,赶紧上楼,这些炸弹比后厨的还麻烦,有的绑着呼机,随时可能被远程点爆。 他一个一个拆,每拆一枚都格外小心,汗水把防爆服都湿透了,七枚炸弹陆续拆完,现场的气氛却更紧张,最后一枚炸弹最复杂,于尚清刚剪引线,突然一声巨响,炸弹炸了。 爆炸把于尚清甩出去老远,他穿着防爆服,可离得太近,身上全是伤,手指炸断,左眼被碎片弄瞎,右耳听不见,右腿也伤得厉害,身上嵌了快一百块碎片。 救援的人赶紧把他送医院,医生拼了命抢救,总算保住命,可于尚清落了一身残疾,警察很快抓到放炸弹的坏蛋,案子破了,但于尚清的身体再也回不到过去。 第二天,酒店仓库又发现四枚炸弹,于尚清伤还没好,还是咬牙回了现场,把炸弹全拆了,他的身体却伤得更重,精力和体力几乎耗光。 多年后,2014年11月6日,于尚清因为旧伤复发走了,他的故事却留在大家心里,2004年,公安部给他颁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005年又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齐齐哈尔很多人自发去送他,还有人通过电视和短视频讲他的事,他的儿子于嘉接了父亲的班,后来当上卜奎派出所副所长,继续干公安工作,于尚清的付出,像块石头,砸在很多人心上,久久不忘。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于尚清
人死之前是有预兆的。哈萨克族民警赛尔江吃完晚饭对妻子说"你今天做的饭特别香",当
【106评论】【19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