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进展通报了,而且在通报里面,有段话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其实这段话挺关键的,比董小姐本身还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人会被查。 早在2019年,董小姐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时,就已悄然埋下造假隐患。 按招生要求,这一项目只面向2018至2019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或Times排名前50名的本科毕业生,且需完成不少于66学分的医学预科课程。 但董小姐却动起了歪脑筋,伪造了“大学物理AI”“大学物理AⅡ”“有机化学B”和“无机化学B”这4门课程的成绩,总共虚构了16个学分,硬是蒙混过关,成功挤进了这个看似门槛极高的项目。 更夸张的是,到了2023年,她的博士论文主体部分与北京科技大学同届一位学生的论文雷同率超过20%,已涉嫌严重抄袭。 而她以第一作者或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3篇论文中,存在作者署名不规范的问题;另外还有1篇为重复发表。种种行为,无疑是在学术红线上反复试探、肆意越界。 像她这样胆大妄为、屡屡踩线,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如果没有被举报,董小姐可能就真堂而皇之地坐在大医院的门诊室或者手术台上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在对事件中涉及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全面核查。 对存在违规、违纪乃至违法行为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绝不姑息。 同时,调查的进展和结果也将适时向公众通报,确保透明公正。 事实上,公众最为关注的,除了责任人会否被追责外,更核心的问题在于系统本身存在怎样的管理漏洞。比如,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究竟是如何在审查中“顺利过关”的? 如此明显的重复内容,为什么没有在查重或评审环节被识别出来? 是否在论文评审、学术把关、导师推荐等流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失察甚至“放水”行为? 一系列疑问直指制度运行的盲区与监督机制的失效,也暴露出当前部分高等院校在学术诚信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 只有深挖根源、完善制度,才能真正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信源:界面新闻)
董小姐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进展通报了,而且在通报里面,有段话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其
繁星入眸念成诗
2025-05-17 19:04:05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