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已经79岁高龄的开国上将杨得志,迎娶了一位比自己年轻了整整24岁的娇妻,这段有些“惊世骇俗”的感情,不仅没有被人们诟病,反而还得到了许多老战友的祝福。
1989年的北京,躺在病床上的申戈军对看着眼前的失魂落魄的杨得志轻声地说。
“老杨,你现在的样子可一点都不像个铁血铮铮的军人,当初那个豪气万丈的杨大将军哪里去了,我走以后这个家就要靠你操持琐事了。”
杨得志颤抖地握住申戈军瘦小的手,嘴里说不出几句完整话来,只是一直盯着自己的妻子看,希望她能再陪陪他,再陪他走一段路,哪怕只是一小段。
“你跟我相互扶持走了这么久,战争没有让我们分开,现在只是疾病我相信你一定能活下来,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病魔,家里的孩子都还等着你回去。”
杨得志咽哽地说道,以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像一块倔强的钢铁不会表露出丝毫的脆弱,但是再厉害的将军也是人,看着相伴五十年的妻子躺在病床上,杨得志绷不住了。
天不遂人愿,因为疾病的折磨申戈军最终还是去世了,这件事给杨得志的打击非常大,客厅里没有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早上醒来床上也只有他一个人,这个家他仿佛非常陌生。
杨得志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心情也是郁郁寡欢,再加上现在杨得志年事已高,这让他的朋友对他很是担心,害怕他有一天就撑不住了。
为了能有一个人可以照顾杨得志,他的部下和朋友们想办法为他介绍一个老伴儿,平日里也有人照顾着杨得志一点,但是这都被他拒绝了。
杨得志觉得自己年纪也大了,平日里有国家安排的保健员照顾就很够了,他的儿女也经常会过来看他,没必要年纪一大把还要再找个伴儿。
看着日渐消沉的部下,他的一位老首长有些看不下去,他觉得杨得志对国家是有功的应该有个人陪他一起安度晚年,保健员终究不能代替妻子,在老首长的劝说下他答应跟对方见上面。
看着眼前的人杨得志总感觉有些眼熟,他开口问对方。
“小同志我好像对你有些眼熟,你是不是参加过朝鲜战争?”
杨得志惊人的记忆力让对方非常惊讶,这个大约50来岁的人叫石莉,早年从部队文工团参加工作,后来转业到湖北省文化部门。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作为志愿军后勤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到朝鲜前线给志愿军们表演节目送慰问。
当时的杨得志作为志愿军副司令经常会到文工团跟大家一起联欢,缓解因为战争给文工团带来紧张压抑的情绪。
杨得志舞技好,平易近人的他人缘非常好,小女兵们都以能陪他跳一支舞感到自豪,石莉就曾经有幸为他伴舞过。
看到以前的老上级还是跟当年一样满头黑发、和蔼可亲,石莉心里出现一种责任感,要跟他相爱共度黄昏,直到生命尽头。
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杨得志对善良、细心的石莉非常满意,尘封的心也慢慢打开,他试着问自己的儿女,如果他们有个新妈妈能不能接受。
让他意外的是自己儿女非常支持父亲再找一个老伴儿,于是杨得志和石莉简单摆了两桌作为结婚仪式。
两个人婚后的生活非常和谐幸福,他们平时会在黄昏的时候去庭院里散步,倚靠在花径旁边的杨得志用手轻轻拍石莉的膝微笑着说。
“石莉,我们在一起拥有三个非常满意,这第一个是你我二人情投意合非常满意,第二个我的孩子对你还很满意,觉得你是一个贴心细心的人,第三个就是我那些老朋友,只要见过你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说你好的。”
石莉听完以后非常开心,她觉得自己能够在将军的晚年生活里面带去快乐和开心,就已经是她最大的满足。
石莉知道眼前这个大将军从革命时代开始参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8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有参加,是国家安定和谐的一个大功臣。
这样一个让人尊敬的老首长怎么能不让他安度晚年,除了每天陪杨得志散步、外出游玩之外,更多的就是照顾他的生活。
杨得志很喜欢读书看报,可是在年纪大以后双眼已经长时间看书籍,石莉就经常给他念书听,中外政治名人的传记,国内的文选都有涉及。
可是已经耄耋之年的杨得志身体状况非常让人担忧,这让把他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实力非常担心,但凡杨得志有一点不舒服,她就会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在杨得志去世前的两百多个日日夜夜,是石莉守在他的身边陪他在病床上度过,每天都为他仔细擦洗身体照顾得比任何人都要好。
可是在病魔无情地摧毁下,他最终还是扛不住了。
看到杨得志将军最后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瞬间石莉痛苦万分,两个人相差24岁,在结婚4年时间里被祝福过也被质疑过,但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石莉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