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 2 个孩子,比人家大了一轮还多,这不合适,不合适……”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了陈永贵的第二任妻子,从1966年成亲到1986年陈永贵病逝,两人在一起生活长达20年之久。 1965年陈永贵遭遇人生重大变故,原配妻子李虎妞离世。 这位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庄稼汉既要操持农活又要照顾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县里热心人牵线搭桥,把同村妇女宋玉林介绍给他。 宋玉林当年三十七岁,比陈永贵整整小了十三岁,带着孩子守寡多年,在村里担任妇女干部颇有口碑。 初次听说年龄差距时,陈永贵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他寻思自个儿带着两个孩子,比人家大十来岁实在不合适。 介绍人反复劝说:"玉林同志参加过劳模会你们见过面,人家十八岁就当妇女干部,模样周正又能干。 你们两家都有孩子,正好搭伙过日子。"架不住众人劝说,陈永贵终于答应见面。 两人在村头老槐树下碰面,陈永贵把家底全抖落出来,连家里欠着多少粮票都说得清清楚楚。 宋玉林原本碍着情面才来相亲,没想到遇上这般实诚人,心里倒生出几分好感。 相处半年光景,这对中年人在1966年开春办了喜事。 新婚第二天天不亮,陈永贵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当时大寨村正忙着开山造田,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整天泡在工地上。 宋玉林把两家孩子拢到一块照顾,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烧火做饭,伺候完老人再送孩子们上学。村里人常见她挎着竹篮往工地送饭,篮子里装着玉米面饼子和咸菜疙瘩。 随着大寨梯田越修越出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有回省里领导带着考察团进村,宋玉林躲在灶房不敢露面。 陈永贵当着众人面把她拉到前头介绍:"这是俺家玉林,家里家外全靠她张罗。"后来村里开表彰会,他特意让媳妇坐在头排,逢人就说:"军功章有她一半功劳。" 1975年陈永贵当选国务院副总理,组织上安排家属随迁北京。宋玉林思前想后还是选择留在村里,继续在托儿所照看孩子们。 她说:"老陈去给国家办事,我得守着这个家。"每逢春节陈永贵回村,总看见自家窑洞扫得干干净净,炕桌上摆着热腾腾的刀削面。 村民们记得清楚,有年大雪封山,宋玉林独自踩着半尺深的积雪,把自家攒的鸡蛋送到五保户家里。 1986年陈永贵病重住院,宋玉林接到电报连夜进京。在医院陪护三个月,她把丈夫的枕头被褥洗得发白,每天用棉签蘸水润他干裂的嘴唇。 弥留之际,陈永贵攥着她的手反复念叨"大寨"二字。处理完后事,宋玉林把丈夫的遗物整整齐齐码在箱子里,带着回到生活了二十年的黄土窑洞。 往后的日子里,这位老太太依旧住在陈旧的窑院里。春天在院角种几垄青菜,冬天给村里娃娃缝棉裤。 2018年清明时节,九十二岁的宋玉林安详离世。出殡那天,从省城开来十几辆大巴车,当年受她照拂的娃娃们如今都白了头发,哭喊着"宋妈妈"送最后一程。 人们把这对夫妻合葬在虎头山上,墓碑朝着层层梯田的方向。 这对夫妻没留下什么甜言蜜语,倒是窑洞里那盏共同使了二十年的煤油灯,灯罩上的手印叠着手印。 村里老会计记得清楚,当年修水渠差三根钢钎,宋玉林二话不说把自家门板卸了送去工地。陈永贵在北京开会时收到家书,信里说的全是村里娃娃们学会认字的好消息。 如今站在山梁上望去,那些他们亲手垒砌的石堰依然牢牢托着沃土,就像岁月里那些朴实的坚守,经得起风吹雨打。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国务院原副总理陈永贵遗孀宋玉林在大寨去世,享年92岁
我大姐夫去世了,他家的房子260平,留下我姐自己住有点空荡荡的,所以她想把大房子
【73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