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 闺蜜25岁本科毕业,跑去深圳参加168人的高薪面试,排到86号时,面试官突然抛出“东山再起的‘东山’指哪里”?闺蜜连猜广东、福建,结果直接被淘汰,走的时候整个人都懵圈了!
你瞧瞧,这哪儿是“能力考核”,分明是“冷知识突击检查”!深圳某互联网公司的这场面试,表面招“品牌策划岗”,实则把“文化底蕴”当敲门砖。但问题是,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指的是浙江会稽的东山,这属于中学语文拓展内容,别说工作三年的年轻人,就连中文系毕业生都未必能秒答。更绝的是,面试官全程绷着脸,听完答案直接在简历上画叉,连“请坐”“再见”都没说,把“高压面试”玩成了“知识羞辱”。
先看“奇葩面试题”。不知从何时起,大厂面试刮起“反常规”风:招程序员问“海盗分金币”,招运营问“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现在连文职岗都要考“东山在哪”。某HR在脉脉上透露:“问这种题不是真要答案,是看候选人反应——答不出还能圆场的,才是心态稳的。”但闺蜜事后复盘:“排队3小时大脑缺氧,谁能立刻想起典故出处?这分明是把‘抗压能力’扭曲成‘冷知识储备’。”
再说“深圳高薪岗位”。168人竞聘一个岗位,意味着简历筛选率低于1%,面试现场堪比“殿试”——有人穿西装打领带,有人捧着行业报告猛啃,甚至有竞争者在厕所门口背竞品分析。面试官抛出“东山”问题时,前排几个候选人互相使眼色,分明是“早有准备”——后来才知道,某面试培训机构早就把“文化典故”列入“大厂必背题库”,美其名曰“展现综合素养”,实则把求职变成“知识竞猜游戏”。
最让人窒息的,是这种面试正在扭曲职场公平性。闺蜜本科读的是市场营销,在校期间拿过全国大广赛一等奖,实习时单月策划3场百万级曝光活动,却因为“不知道东山在哪”被淘汰。而最终录用的候选人,简历里写着“熟读《世说新语》”,却在试用期连海报配色都要反复修改——这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某些面试官眼里,背典故比真本事更重要,“应试能力”比“岗位适配性”更值得炫耀。
说到底,这场面试闹剧撕开了职场的一层遮羞布:当企业招不到“全能型人才”,就用奇葩问题制造筛选门槛;当年轻人卷不动专业技能,就被迫狂背冷知识“武装自己”。但真正的职场竞争力,从来不是“知道东山在哪”,而是“能让项目从低谷东山再起”。正如闺蜜后来在小红书吐槽的:“与其考我典故出处,不如让我策划一场‘东山文化节’——这,才是品牌策划该干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扣juo大汉
面试要是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不问专业问题的,就不要去了,基本上都是垃圾公司,。刚出来找工作遇到过几次,这样的公司都不把员工当人看
MicOo
哦,亲爱的面试官,如果你想知道东山在哪的话,我可能答不上来,但是,我会在楼下等您,让您知道知道什么叫 日落西山
寒星云
我认为东山再起的东山,并不是地理上的山,而是重新建立起自己内心的自信大山,有了坚定的内心大山,不管你是在南山还是西山你都能再起。
用户37xxx63 回复 05-17 13:56
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输了。HR根本不是在招聘适合岗位的人,而是在招聘知道典故最多的人。答题就是代表已经被带进沟。
陈默似针
老板花自己钱请人打工,爱找什么人是他自己的事
若如初见
大厂的都不干人事,而小厂的都不是人干的事。
随风
我一个理科生TM竟然知道东山再起说的是谢安,都不知道啥时候记下来的
心安即是归处 回复 05-17 14:07
人家问你的是“东山”在哪里
不再回来
所谓的面试官在拿到面试题的时候,背答案是一个必须的流程,否则也不知道东山是个什么玩意儿
堕落天使
没关系没人脉就别去面试了,有人脉的直接说我爸是xxx就通过录用了,只有当牛马的才认真考虑问题,你答对了也是等通知的
看不懂
大厂的人事专门不干人事。
49xxx77
“东山再起,那肯定比原来成就更高! 老板你再唱一首,我帮你点向天再借五百年。”
L.z.B@家和万事兴
小编会编故事,能编一点有脑子的故事。
用户11xxx20
25岁本科毕业?别人硕士毕业,你中间3年干嘛去了?有其他选择余地,我也不要。没那个功夫去调查背后的“真相”。[doge][doge][doge]
百分百神圣一击率
扯淡!就算物理、化学诺贝尔奖都不能幸免,你看这些公司长远不?很快就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垫脚石,无一例外!玩埋汰的公司,走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