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一个姓氏恨之入骨,他下旨,凡是这个姓家族的后代,统统世世代代男性为奴、女

欧阳涛来说事吖 2025-05-16 19:30:33

朱元璋对一个姓氏恨之入骨,他下旨,凡是这个姓家族的后代,统统世世代代男性为奴、女性为娼,尽管祖先已经入土,也仍要掘棺鞭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一个开国皇帝如此记恨?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朱元璋的过去。 朱元璋的诞生绝不是历史的偶然,是蒙元对百姓的压迫导致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老话常说:“时势造英雄”,实则英雄与时势相辅相成。 他是四百多年来唯一一个南征北战,北伐统一天下,收拾残破山河的皇帝。 再加上当时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元朝的蒙古,而不是汉族,所以朱元璋能集合汉族人民,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恢复汉族昔日辉煌。但在如此英雄色彩的一层面具下,朱元璋却有让人不忍直视的另一面。 朱元璋格外注重民族情谊,虽然他在祭祖时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承认元朝的统一,但是所有的汉奸都被清算了,包括屠杀宋朝皇室的蒲守庚等人。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生平最痛恨贪官污吏。他不仅严惩腐败,还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些反腐败的方法。 比如“押官迎圣”:民众如果发现贪官,就有权组织起来,手持《大诰》即可把贪官押解到京城,交给皇帝亲自处理,任何阻挡他们的人都将是死罪一条。 回看洪武一朝,纵然有许多冤屈亡魂不能平,可朱元璋对“蒲氏家族”的惩戒却是众人毫无置疑的。那么蒲家究竟有什么重大过错让朱元璋如此毫不手软呢? 蒲寿庚并不是明朝人,而是活跃在宋元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他不是汉人,也不是蒙古人,他是阿拉伯人的后裔,从流传的画像看,他头戴着白色的帽子,留着大胡子,与现代阿拉伯人十分相似。 他很有经商头脑,在广东沿海做外贸发了一笔小财。 后来,只是赚取金钱已经远远不满足他了,蒲守庚的野心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想要权力。 蒲守庚随携家眷迁居泉州后便马上搭上了泉州知州田真子的关系,自后不断发展海运贸易,带动了整个泉州的繁荣兴盛,浦氏家族也成为泉州顶级富商之一。 蒲寿庚有过几次击退海寇的经历后,便被提升为官,步入仕途。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迎接被逼退到泉州的南宋小朝廷,保护南宋宗族,而是为了利益向元朝投降。 为了向元朝献上自己的“投名状”,他与田真子密谋,将飘零的南宋小朝廷拒之门外,同时在泉州发动了对南宋宗室的屠杀。据史料记载,在这场大屠杀中,南宋宗族死亡近万人。 然而,蒲寿庚本人却并未获罪,安详辞世,他的后代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亏待,反而有权有钱,更加繁盛,大有形成世家贵族的趋势。但只持续了不到百年。 随着元朝的灭亡,蒲氏家族的保护伞也随之瓦解。朱元璋毫不留情,他本身出于落魄贫困之家,对于蒲寿庚这种不忠不义心中没有家国之人,必须严惩以正民心,顺民意。 朱元璋将蒲寿庚的尸体进行鞭尸。对蒲氏一族的后人也不放过。不仅禁止所有的蒲姓男人参加科举入仕,还将所有的蒲家女子送入娼馆。 虽然蒲氏这个庞大的家族被铲除了但是再也换不回可怜的南宋宗室,但这也为“大明”这个汉人王朝树立了一个精神支柱和文化丰碑。

逆境中成就的人,必然有自己的独断专行的时候,谁又一生无错无过?朱元璋已经做到一个开国皇帝能做的一切,尽管明末出现许多“奇葩皇帝”,但改朝换代时仍有怀念大明之人。 朱元璋无疑是在中国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历史成就与他的治国谋略是密不可分的,值得后世之人借鉴。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欧阳涛来说事吖

欧阳涛来说事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