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黄炎培参观延安,无意间瞥见毛泽东家里的一幅画,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到

欧阳涛来说事吖 2025-05-16 19:30:05

1945年黄炎培参观延安,无意间瞥见毛泽东家里的一幅画,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到底是怎样一幅画?

毛泽东和黄炎培之间的友情令人艳羡,两人未曾谋面,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为一幅画结缘,这幅画,为两人之后成为至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究竟是怎样一幅画?画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把故事继续读下去。

每当毛泽东和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和尹荆山回忆起老友黄炎培之时,总是打趣说:“黄老小家子气”,“黄老跟主席讨债,没个深浅”。

黄炎培是辛亥革命的元老,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教育学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 他投身政治活动,完全是出于救国救亡的中国心。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黄炎培一直都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他是在中国民主人士之中极有威望和影响的人物。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和左舜生、傅斯年等6名国民参议院员,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往延安访问,这一次要去毛泽东的住所亲自拜访他。

当他走进毛泽东的会客厅,一切都十分朴实:中间是一张长桌,四周各种各样的椅子大约可以坐下20多个人。

接待室的四面墙上挂着几幅画。走到面前,对书画造诣很深的黄炎培却不由地因为一幅画停住了脚步。

这是沈钧儒的次子沈叔羊画的,画的中间是一把酒壶,上面写着“茅台”两个字,酒壶的边上画着两只杯子。

为这幅画题词的正是黄炎培: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假是真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那是1943年,国民党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沈叔羊画了这样一幅画,请黄炎培题字,黄炎培立刻就想到了当时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个谣言: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用茅台酒洗脚。

小人为了诬陷红军都是没有文化的粗鄙之人,四处传播谣言说红军在贵州茅台镇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面洗脏脚。

红军到了茅台镇之时的确用收缴土豪劣绅的茅台酒敷脚,为的只是疗伤。长征一路上缺医少药,茅台酒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是当时军中急需的良药。

谣言止于智者,黄炎培在画上写下了这首诗,无疑是对谣言的抨击。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随手写的一首诗维护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竟然会被毛泽东所看重,这让他心里不由得泛起了知遇之恩。

后来黄炎培才知道,这幅画是在重庆展出之时正巧被董必武看到,董必武将它买回来带到了延安,毛泽东看了之后格外喜欢,就将它挂在了中共中央的会客厅里。

这也是毛泽东对黄炎培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虽然两人之前未曾谋面,但是这一幅画,让两人心里都对彼此心生好感。

之后的交谈也为两人的日后深厚的交情打下了基础,黄炎培和毛泽东之间书信往来十分密切,两人不仅讨论时事,也偶尔谈论家常。黄炎培也会为毛泽东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些毛泽东都铭记于心。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黄炎培多次给毛泽东写信,献计献策,将和民主党派人士商谈的意见和想法告知毛泽东和周恩来参考。

同时黄炎培通过自己在工商界的地位和影响,做了很多的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在积极配合着人民政府,号召资本家们努力增加生产,推动工商界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会,奔走呼号。

毛主席一贯认为,共产党不应该害怕民主主义者,也不应该像蒋介石那样对民主主义者采取排斥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主席非常善于与民主人士打交道,并愿意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声音。

这是一段令人羡慕的友谊。他们的身份在变,身边的人也在变,但不变的是他们的真诚和尊重。

0 阅读:28
欧阳涛来说事吖

欧阳涛来说事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