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默茨终于公开提到中国!和默克尔、朔尔茨都不是一路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5-16 15:21:12

收到中方贺电一星期后,德国新总理默茨终于公开提到中国!和默克尔、朔尔茨都不是一路人。   这位刚上任的总理在联邦议院的首次政府声明中,一边承认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一边又抛出"战略性去风险化"的新名词,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活脱脱就是西方政客"既要又要"的典型做派。   仔细看默茨的从政轨迹就会发现,这个人对华态度向来拧巴。   当年他在基民盟内斗不过默克尔,被迫退出政坛,如今卷土重来,带着满脑子的"跨大西洋主义"执念。   简单说就是更亲美,更倾向强化美欧同盟。   但现实很骨感——现在白宫坐着的是对欧洲爱搭不理的特朗普,欧盟内部冯德莱恩都在悄悄调整对华强硬立场,默茨这时候跳出来唱反调,怎么看都有点不合时宜。   德国商界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去风险"三个字。   要知道,中德贸易额去年还保持在2000亿欧元以上,大众、宝马这些德企三成销量靠中国市场。   默茨在议会喊几句口号容易,真要动经贸合作的蛋糕,怕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自家企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声明里干货少得可怜——除了重复些陈年老调,根本拿不出像样的替代方案。   更耐人寻味的是默茨的政治处境。   他这次当选总理堪称险胜,第一轮投票居然出现跑票,创下德国战后政治史的先例。   执政联盟内部社民党和他所在的基民盟矛盾重重,要不是极右翼选择党意外崛起迫使各方妥协,组阁谈判可能到现在还扯皮。   这种情况下,默茨突然高调对华示强,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在转移国内矛盾。   看看隔壁法国的马克龙,这两年顶着压力坚持战略自主,甚至不惜和美国唱反调;再看看欧盟总部,冯德莱恩这个曾经的"对华鹰派"最近都开始改口说要"深化欧中贸易"。   默茨却偏偏选在这个时间点开倒车,连德媒都忍不住吐槽他的认知"还停留在去年"。   不过政治老手都懂,竞选语言和实际政策往往是两回事。   默茨在声明里特意强调要"加强欧洲独立性",说要"摆脱对美依赖",这话术简直和马克龙如出一辙。   但问题是,当德国军工厂急着要美国订单,当北约要求增加军费时,这些漂亮话能兑现几分?就像他一边喊着独立自主,转头又向特朗普表忠心,这种精分操作连德国选民都看迷糊了。   其实中德关系就像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偶尔拌嘴,但利益早已深度绑定。   默茨现在摆出的强硬姿态,更像是给国内保守派看的政治表演。   毕竟德国眼下经济疲软、能源转型卡壳、制造业外流,哪件事不比炒作"中国风险"更紧迫?就连他声明里重点提到的国防改革,真要落实还得靠中国供应链支持的工业体系。   观察人士注意到,默茨特意挑选了主张"北约一体化"的外长,这和他声称的"欧洲独立"明显自相矛盾。   这种拧巴的配置,暴露出新政府在外交路线上的混乱。   难怪有柏林政客私下吐槽:"我们总理的左手似乎不知道右手在干什么。"   说到底,国际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选边站。   精明如默克尔,当年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靠的就是务实主义。   如今默茨既要学美国对华抡大棒,又想保住德国车企的利润,这种高难度平衡术,恐怕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毕竟企业董事会和选民投票箱,永远比政治口号更诚实。   当冯德莱恩都在布鲁塞尔悄悄调整对华策略时,柏林却传出不和谐音,这个细节或许预示着欧盟内部新的角力。   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德国政客再强的意识形态,最终都会向经济利益低头。   毕竟,没有哪个总理会跟就业率和GDP增长过不去,哪怕他是自诩的"跨大西洋主义者"。

0 阅读:62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