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眼见郭松龄就要打到沈阳,,张作霖喊来手下王瑞华:“妈了个巴子,你不跑是不是要和郭松龄里应外合,取我脑袋?”
1925年,此刻的张作霖大声痛骂郭松龄:这个白眼狼我这样培养他,他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原来此刻手握重兵的郭松龄还是忍不住造反了。
这一年年底,郭松龄在河北集结了7万奉军,公开表示进攻沈阳,并且让张作霖退位由张学良主持大局。
得此消息的张作霖还以为自己想要借郭松龄的手上位,可是张学良却一脸懵的表示根本没这回事。
那么是什么让深受张作霖父子二人深受器重的郭松龄公开反对呢?
1919年,郭松龄在张作霖创办的讲武堂内担任教官,而此时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张学良进入了讲武堂学习。
在这里,二人结下了友谊。
当时的郭松龄是张学良的教官,虽然他知道张学良的身份,仍旧没有丝毫的留情面。
所以张学良对大公无私,为人正直的郭松龄十分认可。
他也在郭松龄身上学习到许多先进革命思想,二人此刻处于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张学良在讲武堂毕业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便向张作霖推荐了郭松龄。
被张学良夸得天花乱坠的他就这样进入了奉军。
从此开始,郭松龄就深受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二人看重,地位在军中也是直线上升。
一跃成为了司令部副司令,司令是张学良。
所以其实就是由郭松龄代行司令的职务,他还替张学良处理一切事务。
之后随着第二次直奉大战以奉军大获全胜告终,在分配利益时作为此次大战的主要功臣郭松龄却并没有分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所以从此时开始他就对张作霖心生不满。
而且郭松龄认为能力不如自己的杨宇霆都能受到张作霖的极大重视,这让他认为张作霖已经老糊涂了。
再加上后来他得知张作霖要和日本人合作,这让他不能接受。
于是就联合冯玉祥和李景林公开反对张作霖。
开始的郭松龄军队势如破竹,仅仅几天就攻破了山海关,直逼奉天而来。
慌张之下的张作霖急忙前去寻求日本人的帮助。
此时的日军负责人是斋藤。
见到斋藤的张作霖还摆着架子,告诉他自己的军队英勇神武,完全足以击溃郭松龄的军队。
可是早已了解情况的斋藤却轻蔑一笑表示我们早就得到了最可靠的消息。
你的部队根本抵挡不住郭松龄的进攻,你们奉军马上就要完了。
此刻的张作霖面露尴尬。
而斋藤则表示可以对张作霖的军队进行支援,只需要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就可以了。
张作霖好奇的表示什么条件?
早就准备好的日本人将协议递到了他的面前。
张作霖皱着眉头将协议看了看后反应过来自己根本就不识字。
就让旁边的随从人员给他解读起来。
要将延边的行政权交给日本、日本人在满蒙有居住权、东三省的所有矿产资源都联合盈利。
听到这些的张作霖恨不得站起来一枪将这个奸诈的日本鬼子毙了,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自己现在有求于日本人,不得不忍气吞声。
可是此刻的张作霖眼睛一转,他想到了个好主意。
他向日本人表示自己作为东北的将军无法代表政府,如果将协议送到政府后再返回太浪费时间。
不如就由我代为签字。
此刻的斋藤被张作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他觉得这番话说的有道理。
就答应由张作霖代表个人进行签字。
张作霖见斋藤上钩,内心想到时候再反悔就是了,自己又不在乎名声。
于是二人就这样愉快的签订了协议。
有了日本军队的帮助,郭松龄战败被俘。
而一直对他有意见的杨宇霆则未经过允许直接将其枪毙。
之后随着张作霖被日本人报复身亡,张学良上位后直接将杨宇霆诛杀,也算给郭松龄报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