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晚清三品官员肃顺被行刑时拒绝下跪,还当众怒斥慈禧是妖妇,没想他却被行刑者打碎膝盖骨,被慈禧施于极刑,死时仅仅45岁。
肃顺全名爱新觉罗·肃顺,1816年生,是亲王乌尔恭阿的第六个儿子,他一向嫉恶如仇,为官更是清廉。
晚清的朝堂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谓是形同虚设,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宦官当权,天下的能人义士可谓是苦不堪言。
当时的皇帝咸丰在朝政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是好在他知人善任,他利用肃顺等官员清理官场,正是有了他们,清朝才没有那么快的败亡。
然而好景不长,这位咸丰皇帝不到30岁就患上了很严重的病,咸丰知道了自己活不了太久了,但是又担心自己的皇位落到其他人手里。
咸丰想让自己的孩子登基,他深知慈禧太后的野心,他只好立下遗诏,这皇位才能有着落。
咸丰的长子也尚未成年,要想让幼帝登基的话,按照祖制,就需要册封几位顾命大臣。
顾命大臣的人选可让咸丰愁坏了,他没日没夜的想,在他临死前,他做出了这一决定,咸丰册封了八位顾命大臣,其中包括肃顺。
这八位都是咸丰把握朝政时的心腹,几位大臣都十分正直,咸丰当政的时候,他们几个可出了不少力,如今将朝堂交于他们几人,咸丰才能放心。
咸丰命人拟好遗诏宣布之后,咸丰就满意的闭上了眼睛,然而面对这群顾命大臣的却是朝堂上所有人的刁难陷害。
这几位顾命大臣听命于咸丰,咸丰皇帝驾崩后,八位顾命大臣尽心尽力的辅佐幼主,但是慈禧太后的野心昭然若揭。
慈禧怎么会任由这几个人把握朝政呢,咸丰一去世,慈禧就立马策反了咸丰的弟弟恭亲王,慈禧一番劝说,他便同意加入了宫变,两个人便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咸丰去世的地点在热河,但是根据祖制,需要将咸丰的尸体带回京城埋葬,一行人便抬着咸丰的尸体回京城。
在回京途中,慈禧太后就开始作妖了,她故意为难肃顺,慈禧召来肃顺,让他为自己换一辆马车,非要说自己的马车坐着不舒服。
本就是在逃难途中,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好的条件,肃顺一口就回绝了慈禧,这让慈禧对他更加不满,原本就对几个顾命大臣心生不满,如今肃顺有当众违背她的命令。
这让慈禧对肃顺的不满加深了,其实肃顺心里也是知道慈禧会对他出手,他知道朝堂上的局势,但是他当时手握重权,不把慈禧放在眼里罢了。
曾经有人给肃顺通风报信,告诉肃顺,慈禧要对他动手了,肃顺满是不在乎的说:那就让她放马过来吧。
肃顺对慈禧这个老女人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一向看不起慈禧,在他眼里,这个女人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他却全然不知危险已然到来,正是因为他的轻敌,他的不在乎,肃顺最终死在了慈禧太后的手里。 回京途中,慈禧一波的人先想办法将八个顾命大臣分开,然后选择逐一击破的方式,将八个人一个一个杀掉。
本来慈禧并不打算第一个对肃顺动手的,但是他一路上对慈禧横眉瞪眼,这也让慈禧对他厌恶至极,所以慈禧选择第一个杀掉肃顺。
肃顺被抓后,慈禧为了报复他,下令在菜市场斩杀肃顺,他当时年仅40多岁,他的双手被人绑在了背后,被一个士兵推着向前走。
肃顺灰头土脸的,很是狼狈,他骂骂咧咧的在街上吵吵,引来了不少看戏的人,然而周围的人都对肃顺指指点点,并且还对他即将被砍头表示开心。
肃顺一个忠臣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原本是为国为民,现在却被人指着骂,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肃顺早年得到了咸丰皇帝的重用,他的思想非常的先进,他虽然出身于满清贵族,但是他一向对各个旗的人非常不看好。
他一直认为满清的贵族已经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早就不能改变,所以他在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肃顺重用汉人。
这就让各个旗的人对肃顺怨气非常大,他为官期间,在反腐败反贪污上也下了不小一番功夫,可谓是挡住了很多人的财路。
如此这些旗人才对肃顺有这么大的意见,肃顺对晚清的朝堂可谓是贡献颇多啊,但是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真是令人可悲可叹啊。
行刑时,肃顺嘴里骂着慈禧是老巫婆,行刑者害怕极了,让肃顺下跪他还不跪,因为怕耽搁了行刑的时间,刽子手直接把肃顺的膝盖骨打碎了。
肃顺再也无法站起来了,他跪着失去了他的生命,高傲的头颅滚在了地上,清王朝就和肃顺一样,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