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发布对藏南地名后,印度态度强硬寸步不让,外交部一句话回击 最新一轮中印嘴仗又打响了!近日民政部发布公告,正式增补藏南地区27个公开使用地名,印度外交部立马跳出来反对,说这是“无效的”。中国外交部反手就甩出一句“不关你事”,这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藏南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印度搞的那个“阿鲁纳恰尔邦”根本就是非法操作。 这事儿表面看是地名之争,实则是中印几十年领土博弈的缩影。中国这次一口气给藏南地区增补了 27 个地名,包括山峰、居民区、山口这些地方,还配上了经纬度和地图,就像给自家房子挂门牌号一样,挂得越勤,别人就越知道这房子是谁的。 为什么非要揪着地名不放呢?因为在国际法上,地名标准化是最低成本的主权宣示。就像你给自家孩子取名字,叫得久了,周围人都知道这是你家孩子。中国从 2017 年开始,每隔几年就给藏南地区 “挂门牌号”,2017 年、2021 年、2023 年、2024 年,再到 2025 年这一次,连续出手,每次都能精准戳中印度的痛处。这些地名不仅在国内用,还拿到国际上用,时间一长,法律证据链就越来越完整,以后在国际场合说话也更有底气。 这波操作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长远战略考虑的。一方面,通过地名标准化构建法律和事实依据,为未来的边界谈判或国际仲裁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对印度实际控制藏南地区的一种反制,避免争议地区被国际社会默认归属印度。就像下棋一样,中国每一步都走得很稳,看似在地名上做文章,实则是在为整个棋局布局。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这次选择在印巴冲突后公布地名,也有一定的提醒意味。印度在东部和北部战线都面临战略挑战,中国通过地名标准化,向印度传递了一个信号: 在边境问题上不要轻举妄动。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美国憎恨中国,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