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泽东来到杭州,在下榻的刘庄一号楼里转了一圈,突然脸色铁青,目光吓人

海诚看趣事 2025-05-16 11:33:03

1961年,毛泽东来到杭州,在下榻的刘庄一号楼里转了一圈,突然脸色铁青,目光吓人,猛地大吼一声:“岂有此理!”一挥手对叶子龙说,“走,我们不住这里!” 1961年春天,西湖边的桃花开得正艳,毛泽东又一次来到杭州。 这座城市对他有特殊意义,他曾说过"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每次来都住在西湖边的刘庄。 这回工作人员提前把园子修得焕然一新,却没想到会惹得主席雷霆震怒。 刘庄原本是清朝官员刘学询造的私家园林,亭台楼阁修得气派,在西湖边上算头一份。 刚解放那会儿,园子里杂草长得比人高,房梁都被白蚁蛀空了。 毛泽东看着可惜,让工作人员收拾出几间能住的屋子,带着大家在丁家山开荒种茶,硬是把荒废的园子拾掇出活气。 时间到了1960年冬天,国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 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毛泽东带头不吃肉,连最爱的红烧肉都戒了。 偏巧这时候,杭州当地干部把刘庄翻修得金碧辉煌,地上铺着进口大理石,屋里摆着红木家具,连吃饭的碗筷都换成景德镇新烧的瓷器。 毛泽东进门转了一圈,脸色铁青得像雷雨前的天色。他突然大吼"岂有此理",震得房梁都在抖。 机要秘书叶子龙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主席说:"走!我们不住这里!"外头站岗的卫兵后来回忆,那天主席走得特别快,布鞋底子蹭着青石板路沙沙响,叶子龙小跑着才跟上。 这事在杭州干部圈里炸了锅。有个管接待的处长私下嘀咕:"修园子还不是想让主席住得舒坦些。" 这话传到毛泽东耳朵里,他气得拍桌子:"延安时期睡炕席不也过来了?现在老百姓吃树皮,你们倒学会摆阔!" 后来听说刘庄拆了水晶吊灯,搬走红木家具,他才勉强同意再去看看。 从那天起,毛泽东改住西湖边的汪庄。那地方原先是个茶商的院子,白墙黑瓦普通得很。 工作人员要把屋里旧家具换掉,毛泽东拦住说:"原样摆着挺好,加张木板床就行。"他在这处理公务、读书游泳,直到晚年还常来住。 刘庄后来改成西湖国宾馆,接待过尼克松、金日成等外国元首。 2018年修缮时,特意保留着毛泽东住过的简朴房间,木床上的竹席都磨得发亮。 当年挨批评的杭州干部后人,如今在纪念馆当讲解员,说起这段往事总要补一句:"主席那代人,真是把节俭刻进骨头里了。" 2023年国庆节,叶子龙的女儿叶燕重访刘庄。 她在父亲工作过的书房站了很久,临走时对记者说:"现在日子好了,可父亲总念叨,主席发火那天要是拍张照片,比什么廉政教育都管用。" 这话被做成警示牌,挂在西湖国宾馆的廉政展厅里。 信源标注: 《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叶子龙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 杭州西湖国宾馆官方网站 新华社2023年10月2日报道《叶子龙之女参观刘庄廉政教育基地》

0 阅读:1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