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的俄乌土耳其谈判因美俄领导人双双缺席沦为"外交闹剧",暴露了

黑色谈话 2025-05-16 09:44:10

2025年5月15日的俄乌土耳其谈判因美俄领导人双双缺席沦为"外交闹剧",暴露了乌克兰当前面临的多重困境。结合最新进展与地缘博弈背景,乌克兰的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走向: 1. 谈判僵局持续,战略空间受挤压 - 核心分歧难解:乌克兰坚持"先停火再谈判"与恢复1991年边界,而俄罗斯要求"先谈再停"且领土问题不可谈判,双方立场存在根本性对立。俄方仅派低级别代表团参会,实质是对乌方"不投降不谈判"立场的政治羞辱。 - 美俄默契施压:特朗普虽未参会,但其"若普京出席才会去"的表态显示美俄已形成事实性联动,共同向泽连斯基施压接受妥协方案。这种默契使乌克兰丧失利用大国矛盾周旋的空间。 2. 外部支持动摇,战略被迫转型 - 美国转向明显:特朗普政府通过削减军援、禁止泽连斯基参加北约峰会等举措,迫使乌克兰接受现实性谈判。这与拜登时期"消耗俄罗斯"战略形成鲜明对比,乌方"以战促和"基础瓦解。 - 欧洲援助力不从心:尽管英法德波四国推动30天停火倡议,但欧盟内部仍存分歧(如匈牙利阻挠),且军备产能滞后难补美国缺口。德国总理默茨虽提出"打造欧洲最强军队",但短期难改战场态势。 3. 短期战术选择与长期风险 - 冻结冲突可能性上升:乌克兰或被迫接受局部技术性协议(如战俘交换、人道走廊),为重整防线争取时间。但俄方可能利用停火期巩固占领区防御体系,形成既成事实。 - 经济与军事双重危机:当前乌公共债务达1453亿美元,通胀高企,30%工业设施损毁,而西方援助持续缩水。若谈判彻底破裂,俄军可能借乌军弹药短缺期发动夏季攻势,进一步压缩乌控制区。 总结:此次谈判闹剧折射出乌克兰在美俄欧博弈中的被动性。短期内泽连斯基可能转向"以拖待变"策略,试图拖过特朗普任期;但若西方援助持续衰减,2025年下半年或成乌克兰战略选择的"生死线"。国际社会能否形成统一斡旋机制,将是避免局势恶化的关键变量。

0 阅读:49
黑色谈话

黑色谈话

跟着我,有你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