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娈童,其实就是具有女性化倾向的漂亮小母零。是女性形象的替代品和易化物,而非真真意义的同性恋,“娈童”一词在南北朝左右开始专指与男人发生亲密行为的男童和少年。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娈童》诗云: 娈童娇丽质,践董复超瑕。 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 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 妙年同小史,姝貌比朝霞。 袖裁连璧锦,笺织细种花。 揽裤轻红出,回头双鬓斜。 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 怀猜非后钓,密爱似前车。 足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首诗描绘了娈童的娇丽容貌与生活环境。诗中用“娇丽质”“姝貌比朝霞”来形容娈童的美貌,通过“羽帐”“珠帘”“翠被”“雕床”等华丽的物品来展现其生活的奢华,又以“懒眼时含笑,玉手乍攀花”等细节刻画其神态和动作,生动地塑造出一个令人心动的娈童形象。同时,“足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两句,更强调了娈童的魅力,连燕地和郑地的美人见了都会嫉妒和感叹。
古诗里的娈童,其实就是具有女性化倾向的漂亮小母零。是女性形象的替代品和易化物,而
采菊东篱下哦
2025-05-16 05:04: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