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竟然在西藏秘密进行了一个耗资664亿、历时十余年的大型工程,中国竟在西藏这片不毛之地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充电宝”! “不尽江河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这是在水电行业非常有名的一首打油诗,就是来形容水能的厉害。 而这句话用来形容两河口水电站,也是恰如其分,很多人都表示,中国在西藏进行的这一壮举,就连美国也不会想到。 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雅江县出发,穿过无数条狭长的隧道后,眼前就会突然一亮,然后将车停到2875米的观望平台。 俯瞰下面,就会发现一个50层楼高、40万平方米的工地将雅砻江阻隔开来,这就是两河口水电站。 40万立方米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6个鸟巢的体积,如果将其分解成一立方米的正方体,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还有剩余。 这样巨大的体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两河口水电站也被很多人看做是中国人完成了一项看起来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据了解,这个两河口水电站光是建造就花费了16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工人克服了无数困难,最终才得以投入使用。 通过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两河口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位于高原高冷高海拔地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的世界级高土石坝上。 其实,这也是我国基建事业的一次挑战。 据了解,这个高土石坝海拔295米,是建成发电世界第二高土石坝,其左边的最高坡,最高可以达到684米。 这样的高度简直不敢想象,为了让边坡稳定,保证水电站的正常使用,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16000多根锚索,每一根都能达到上吨重。 要想完成这个世界级的项目,这仅是他们要面对的部分问题,给碾压机装“大脑”更是让很多工作人员束手无措。 大坝中心几乎是“心脏”的位置,为了防止渗透,就要在心脏装上保护墙,也就是心墙。 但是如何能让心墙建设成功,阻挡高达260米、107亿立方米库容的压力,碾压紧实就是最主要的关键之一。 据工作人员介绍,心墙大概要经过1176层的填筑,要做到万无一失,大概每层都要碾压十遍。 这个工作其实很枯燥,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却要背负巨大的压力,在碾压过程中需要格外仔细,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也不堪设想。 为了解决难题,工作人员做出了很多调整,同时也利用了很多创新技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一个“奇迹”。 其实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几乎就能想象到建造的困难,面对各种个困难,工作人员也只能尽力克服,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成功将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建造过程中相关部门使用了科技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首次实现了高坝施工中大规模、智能化、无人化作业,这也给其他作业提供了方向。 作为雅砻江中游的龙头梯级水库电站,两河口水电站拥有107.67亿立方米的库容,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大概可以提供北京3年的用水量。 而2600米的落差,让这个水电站可以也实现平均每年11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很多网友都表示,这几个数字看起来都不简单,没想到后面的意义更不简单。 一直以来,我国都提倡可持续发展,水发电也是目前我们常见的发电方式之一,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谁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也居于世界首位。 目前,水发电的进程也在一步步加快,乌江、大渡河、长江中上游等河流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80%以上,给民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如今,水电站正在正常运行,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感,我们也可以相信那句话,中国建造,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2019-07-18报道
“无法无天了!”3人开着救护车到西藏自驾游,一路拉着警报让其他车辆避让!大家以为
【1评论】【2点赞】